在我们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放话声称,美国与我们的菲

月鹿一鹿前进 2025-09-16 13:46:23

在我们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放话声称,美国与我们的菲律宾盟友站在一起,拒绝接受中国在黄岩岛建立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稳定的计划。 在黄岩岛,两种截然不同的故事正在同时上演。一个是唇枪舌剑的舆论风暴,另一个则是悄无声息的物理现实。 这片小小的礁盘,俨然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大国博弈的两种玩法。 故事的导火索于9月10日悄然点燃,彼时,中国郑重宣告,将在此地筹建一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此,故事的大幕缓缓拉开。 次日,菲律宾便抛出“强烈抗议”之辞,而在这场纷争中,将舆论声浪推至顶峰者,当属美国,其在背后推波助澜,妄图搅乱局势。 9 月 12 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竟毫无顾忌地公开站队,对盟友菲律宾表达支持。 这一表态看似简单的外交声援,实则为本就复杂的地区局势添了一把火,其所暗藏的深层考量,显然值得人们仔细揣摩。 他给中方的计划扣上了一顶“破坏稳定”的大帽子,并称这套做法是一种“胁迫性”策略。 颇具意味的是,在鲁比奥公开发表言论之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便已与他进行了电话沟通,郑重提醒美方在言行上需保持谨慎。 但显然,这通私下的沟通没起作用,鲁比奥的强硬声明照发不误。中方则干脆利落地驳回了菲方的抗议,认为在自家地盘上搞生态保护,天经地义。 外交辞令的战场上,总是充满了矛盾。美国指责别人“破坏稳定”,可就在2024年,自家的F-35战斗机在与菲律宾搞“联合巡逻”时,一枚训练弹直接砸坏了珊瑚礁。 事后,美国国务院用“自由航行”的说法轻描淡写地带过。 抛开这些口水仗,我们潜到水下看看。 黄岩岛自身的物理环境,正以一种更为直白的姿态传递着信息。中国在这里搞建设,特意保留了一半的礁盘作为生态区,还用一种叫“生态混凝土”的技术,给珊瑚造新家。 效果怎么样?数据很惊人。自2012年以来,这里的鱼群数量暴增了270%。即便是途经此地的美国海军 “马斯廷” 号驱逐舰,其声呐系统也捕捉到了大片鱼群聚集的信号。 舰长在航行日志中特意留下记录,将这片水域生动地称作 “鱼类的坚固堡垒”。 生态好了,稀客也成了常客。这片区域俨然成为了海龟的 “育儿天堂”—— 绿海龟在此构筑的巢穴数量较以往增长两倍,而更为稀有的玳瑁,每年也会有两百余只新生幼崽从这里的沙巢中奋力钻出,开启生命的第一程。 就连世界自然基金会都曾在报告里,对中国的珊瑚修复技术给了个全球领先的好评。 一边是生机勃勃的“鱼堡垒”,另一边却是军事行动留下的伤疤。这种对比,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来得更猛烈。 博弈的终点,终究是人。谁能给这个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打出了一套“民生牌”。岛上建了渔民避难所,还有一个日产50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厂,不仅自用,路过的各国渔船都能来补给。 岛上的气象站更是个跨国公共产品,它全天候监测台风,数据直接跟东盟国家共享。就在今年,它对台风“山猫”的精准预警,帮菲律宾棉兰老岛减少了三成的损失。 真正的考验,往往隐匿于寻常,却在危急时刻如惊雷乍响般显现。于那千钧一发之际,方能真切检验出一个人的品质、能力与担当,这才是考验的真谛所在。 今年台风“海贝思”来袭,中国海警救了12艘菲律宾渔船,反应速度甚至超过了菲律宾自己的海岸警卫队。 而在2024年另一次风浪中,一艘菲律宾渔船遇险,当时相距不远的美国海军却并未施以援手,最后还是中国海警完成了救援。 相比之下,美国提供的更多是安全承诺和军事装备。 某份常被捧得天花乱坠的《共同防御条约》,此前还宣称其效力能覆盖黄岩岛,可真到需要兑现承诺的紧要关头,却不见半分行动,这般空口白话终究难以服众。 菲律宾今年军费预算的六成,都花在了采购美国淘汰的二手军备上,比如那些从海岸警卫队退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 说到底,黄岩岛的冲突,是两种影响力模式的正面交锋。一种是靠着高声喊话、军事同盟来维系框架;另一种,则是通过建岛、养鱼、提供公共服务来扎根。 信息来源:中方回应鲁比奥言论:这个政治闹剧,中国不接受、不承认!2025-09-15 16:30·政知新媒体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