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开窍了,找到使用俄罗斯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的办法。 自2022年

山河又月明 2025-09-15 14:48:48

欧盟终于开窍了,找到使用俄罗斯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的办法。 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手里就多了个烫手山芋 —— 足足 2000 亿欧元的俄罗斯被冻结资产。这笔钱大多是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就像被锁在保险柜里的金元宝,看着诱人却动不得。 毕竟欧盟心里清楚,自己的金融体系能吸引全球资金,靠的就是 “资产安全” 这块金字招牌。全球外汇储备里欧元占比还维持在 20.5%,要是随便动了本金,相当于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后谁还敢把钱存在欧盟,谁还愿意买欧盟的债券?沙特阿拉伯之前就放话,要是 G7 敢没收俄罗斯资产,他们就抛售欧洲债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之前欧盟只能小打小闹,光是用这笔钱产生的利息援助乌克兰。说起来这利息每年也有 50 亿美元,听起来不少,但分摊到乌克兰的战争消耗里,就像杯水车薪。 2024 年 7 月欧盟第一次给乌克兰转了 14 亿欧元利息,年底再给 10 亿,这点钱连维持前线基本补给都够呛。 可不动本金又不行,眼看着乌克兰那边催得紧,自己国内纳税人的意见也越来越大,欧盟这才琢磨出个新招 —— 发行零利息的欧元债,让被冻结的俄罗斯资金来买。 这操作说穿了就是玩了个金融魔术。欧盟印一批债券,票面利息设为零,然后让那些被冻结的俄罗斯资金 “自愿” 掏钱购买。表面上看,俄罗斯的资产还是以债券形式存在,本金没被动过;可实际上,欧盟拿到了这笔钱的使用权,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还不用付利息,等于白嫖了 2000 亿欧元的流动资金。 更妙的是,这操作在法律上挑不出大毛病,之前国际法院裁定美国冻结伊朗资产违法,就是因为美国直接动了本金,而欧盟这招用债券做幌子,算是在规则边缘跳了支探戈。 这种玩法其实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美国当年冻结伊朗近 20 亿美元资产,还想把它判给恐袭受害者家属,结果被国际法院判了违法,落得个既没面子又没里子的下场。 欧盟这次学聪明了,不直接碰本金,而是用债券转换的方式曲线救国。反正这些俄罗斯资产本来就被冻结着,不能自由流动,换成债券后,欧盟既能把钱用起来,又能对外宣称 “资产所有权没变”,可谓一石二鸟。 不过这招能成,还得感谢欧盟特殊的制裁框架。从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开始,欧盟就一直在完善对俄制裁的法律体系,到 2024 年已经把制裁名单从 233 个个人和实体扩大到 2100 多个。 这种长期积累的制裁经验,让他们能精准地设计出这套操作流程。即便有匈牙利这样的成员国跳出来反对,说欧盟无视共同规则,也能被其他国家联手绕过去,毕竟在援助乌克兰这件事上,多数欧盟国家意见还是一致的。 欧盟敢这么干,也是算准了俄罗斯的反制手段有限。俄罗斯虽然放话说要对等反制,还宣布要对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实施临时管理,但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西方在俄资产也就 830 亿美元,跟被冻结的 2000 亿欧元比起来,实在不够看。 真要撕破脸互相冻结,俄罗斯亏得更多。梅德韦杰夫骂这是 “侵略行为” 也好,帕特鲁舍夫说这是 “彻头彻尾的盗窃” 也罢,狠话再凶,也改变不了资金被欧盟掌控的事实。 但这招也不是没有风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早就警告过,处置冻结资产可能破坏国际秩序,欧洲清算银行的 CEO 也担心这会把国际投资者吓跑。 毕竟大家买欧元资产,图的就是安全稳定,要是欧盟开了这个先例,以后谁知道自己的钱会不会哪天就被 “债券转换” 了?印度尼西亚、沙特这些国家在 G20 会议上表达的 “深深焦虑”,其实就是在给欧盟敲警钟。 更关键的是,这 2000 亿欧元债券到期后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赖着不还。到时候要是还不上,或者继续用新债券换旧债券,就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而且俄罗斯也不是傻子,肯定会想办法报复。他们已经开始限制外汇流出、管制外国电子支付,说不定下一步就会拿在俄的欧洲企业开刀,到时候欧盟企业的损失可就不止 2000 亿了。 不过眼下欧盟显然顾不了那么多。比起这些遥远的风险,眼前能零成本拿到 2000 亿欧元支援乌克兰,才是最实在的好处。 要知道这笔钱要是靠常规发债,光是利息每年就得几十亿欧元,现在一分钱不用花,还能把责任推给俄罗斯 —— 你看,是你们自己的钱买了我们的债券,又不是我们抢的。这种算盘打得,连美国都得说声佩服。 总的来说,欧盟这招确实够巧妙,把冻结资产的 “死钱” 变成了能用的 “活钱”,还尽量减少了对自身信誉的伤害。但这毕竟是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游走,就像在钢丝上骑自行车,看着潇洒,一旦失手就会摔得很惨。 至于这招能不能长久,还要看俄罗斯的反应和国际市场的态度,毕竟金融游戏玩的就是信心,一旦信心没了,再巧妙的操作也救不了场。

0 阅读:0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