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直言:“亚洲国家在西方围堵中国时的沉默,这不是中立,这是在

星星有话讲 2025-09-15 10:55:18

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直言:“亚洲国家在西方围堵中国时的沉默,这不是中立,这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中国给亚洲挡住西方的子弹,如果中国顶不住,亚洲国家也会成为西方的盘中餐,有些亚洲国家不仅不帮中国,还站队到西方,这种行为非蠢即坏!” 2024年他在一次公开发言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亚洲国家面对西方围堵中国却选择沉默,甚至暗中站队西方,是“非蠢即坏”。 他用了一句更直白的比喻:“中国正替亚洲挡子弹,如果中国顶不住,下一个就是他们自己。” 要知道马凯硕不是普通学者,他是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在国际政治圈泡了四十多年讲话一向直接,不绕弯子,这次发言不是偶然,是他多年观察的爆发。 马凯硕出生在新加坡一个印度裔家庭,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但却始终带着亚洲视角看世界。 他1971年进入新加坡外交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做过常驻联合国代表,也当过联合国安理会主席。 这些经历让他清楚看到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尤其是西方如何操作话语权、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退休后他没闲着,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当教授,还出了好几本畅销书,比如《亚洲人会思考吗?》《西方输掉了什么》,核心观点就一个:西方主导世界的时代正在结束,亚洲必须清醒,不能再盲目跟从。 所以当他看到一些亚洲国家在中国被西方打压时默不作声,甚至悄悄配合,他忍不住了。 尤其是这几年美国牵头西方阵营全力遏制中国崛起,从贸易战、科技封锁到南海问题,手段层出不穷。 不少亚洲国家处境尴尬: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又靠美国老大哥护着。选边站?难。 但马凯硕认为,有些国家不是“难”,是错得离谱。 他在视频里说得明白:“中国不是在为自己战斗,它是在抵抗西方霸权。如果中国垮了,西方下一个目标就是其他亚洲国家。现在沉默不是中立,是给自己挖坑。” 他甚至点名批评某些国家“主动配合西方,又蠢又坏”。 这话听着刺耳,但有现实依据,回顾199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时,美国一样打压,逼日本签《广场协议》,结果日本陷入“失落的三十年”。 再看2010年代,中国崛起后美国迅速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推出“印太战略”,拉拢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国围堵中国。 有些国家以为能从中得利,菲律宾配合美国南海巡演,越南允许美军舰停靠,印度主动加入“四方安全对话”……短期看,好像拿到一些军事援助或政治支持,但长远看,风险极高。 马凯硕反复强调:西方从来不是慈善家,他们的合作永远附带条件,“当你失去利用价值,或者当他们需要下一个目标时,你就可能变成代价。” 他举了一个很多人忽略的例子: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罗斯的极限制裁,不少亚洲国家没跟进,结果被西方媒体骂“骑墙派”“不民主”。 马凯硕反问:“为什么亚洲一定要按西方剧本走?我们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 事实上中国顶住压力这几年,亚洲国家反而获得更多空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亚洲内部贸易比例持续上升,东南亚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如果中国真被西方压制,这些红利可能瞬间消失。 “西方真正在乎的不是亚洲民主自由,而是你能不能听话、能不能被控制。”马凯硕在一次访谈中插了这么一句。 马凯硕不是亲中派,他多次批评过中国国内政策,但他始终坚持一点:亚洲要有自主立场,不能当西方棋子。 而网友反应两极,有人赞他敢说真话,也有人骂他“替中国宣传”,但马凯硕不在乎,他照常写文章、接受采访、发视频。 为此他又在推特发了一段话:“有些人还在做梦,等子弹打到身上就晚了。”这句话,大概就是他对亚洲最急切的提醒。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抖音——马凯硕:亚洲正在犯的巨大错误是,眼看中国巨龙被西方激怒却保持沉默,我们应该采取行动阻止美西方势力2024-08-29  )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星星有话讲

星星有话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