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宏被捕,供出了陈毅,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时,因口渴向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一句话,竟救了他一命! 1937年,对咱们国家来说,是天塌下来的一年。但对困在南方深山老林里的陈毅来说,日子早就难熬得没了盼头。他和项英带着剩下的弟兄们,跟中央断了联系快三年了。 就在这时候,一封署名陈宏的信,像块石头砸进了这潭死水。信上说,中央派人来了,要陈毅、项英这些主要负责人赶紧下山,到大余城的“南饭店”碰头。 这消息,对当时的陈毅来说,不亚于沙漠里看见绿洲。可老陈这人,骨子里有股狼一般的警觉。越是天大的好事,他心里越犯嘀咕。这信来得太巧,口气也怪,中央来人,为啥不直接上山,反倒让领导们往龙潭虎穴里钻? 但他又不敢全盘否定。万一这是真的呢?错过了这次,下次联系上中央,还不知是猴年马月。陈毅琢磨半天,一拍大腿:“我去!我亲自去探探虚实!” 事情的祸根,其实在两年前就埋下了。当时红军主力都去长征了,陈毅腿上有伤,就和项英一起留在了南方打游击。结果,原红军参谋长龚楚叛变了。这人可不是小角色,他对南方游击队的情况门儿清。为了向国民党邀功,他把陈毅、项英的老底全给抖了出来。 龚楚这人,心黑手也辣。他知道硬打不行,就专攻人心。这次送信的陈宏,就是他手里的一张牌。 陈宏本来也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江西人,17岁就参加了红军,被派到粤军里做策反工作。天天在敌人堆里生活,那得是多大的心理压力? 后来,陈宏碰上了已经叛变的龚楚。老领导变成了敌人,还天天在他耳边吹风:“兄弟,别傻了,红军没戏了,跟我干,保你荣华富贵。”一开始,陈宏恨得牙痒痒。可架不住敌人抓到他后,往死里折磨,再加上龚楚这个“过来人”天天进行心理攻势。时间一长,那根紧绷的弦,断了。 背叛,往往不是一瞬间的决定,而是无数个绝望夜晚的累积。陈宏招了,把他知道的地下交通站、联络点,像倒豆子一样全说了出来。其中就包括大余县城的“广启安”糖铺。 龚楚拿到这些情报,阴险地笑了。他知道陈毅他们现在最渴望的是什么,是来自中央的消息。于是,一个专门为陈毅量身定做的陷阱,就这么布下了。他让陈宏写了那封假信,地点就定在已经被敌人控制的大余城。 再说回陈毅这边。他决定下山后,多了个心眼,没直接去饭店,而是先绕道去了陈宏家,想先见见这位送信的同志,当面探探口风。 这一步,现在回头看,真是神来之笔。 陈毅他们到陈宏家时,天正热,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他走得又急又累,嗓子眼直冒烟。屋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少妇,正埋头做事。陈毅敲了敲门,开口就问:“请问,这是陈宏同志的家吗?” 那少妇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见是几个风尘仆仆的壮汉,也没多想,很热情地进屋给他们舀了一碗清凉的井水。陈毅当时渴得不行,接过来“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这碗水,不光解了身体的渴,更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下。 喝完水,陈毅就顺口问了句:“陈宏同志去哪儿了?” 少妇手里还忙着活,头也没抬,用带着浓重方言的口音随口答了一句:“去团部了!” 就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进了陈毅的脑子里! 因为方言的关系,陈毅把“团部”听成了“糖铺”。糖铺!那不是咱们的地下交通站吗?陈宏一个地下工作者,怎么会大白天往交通站跑?而且,交通站有纪律,没事不能随便去。这事儿,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陈毅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不动声色。他客气地道了谢,带着人转身就走。一路上,他越想越不对劲。这个“糖铺”就像一根刺,扎在了他心上。他决定,必须马上去糖铺看看。 这一路,凶险再次升级。他们还没到糖铺,就在半路上撞见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带队的排长一眼就看出陈毅他们不是本地人,上来就要盘查。 陈毅急中生智,装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教书先生模样,说自己是来山里买茶叶的。国民党兵半信半疑,非要搜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毅捂着肚子,哎哟哎哟地叫唤起来,说自己肚子疼,要上茅房。 人有三急,这招虽然老,但管用。敌兵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快去快回。陈毅一头钻进路边的茅厕,发现后墙有个破洞,外面就是一片小树林。他哪还敢犹豫,手脚并用地从洞里钻了出去,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林子里。 等他甩掉追兵,偷偷摸到糖铺附近观察时,心彻底凉了。只见糖铺门口冷冷清清,几个伙计眼神飘忽,鬼鬼祟祟,完全不是以前自己同志那种精气神。一打听,周围的老乡都说,糖铺换了老板,东西又贵又难吃,没人去了。 到此,一切都明白了。陈宏叛变了,所谓的中央来人是个圈套,糖铺已经成了敌人的据点。 陈毅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后来常常感慨,要不是那位大嫂的一碗水,让他有机会多问了一句;要不是那句阴差阳错听岔了的“糖铺”,让他提前起了疑心,他那天只要再往前多走一步,就直接踏进鬼门关了。
1937年,陈宏被捕,供出了陈毅,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时,因口渴向少妇
趣史小研究
2025-09-14 14:37:1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