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4岁的麦克阿瑟忆起14年前与中国志愿军的那场较量,这位曾经的美军5星上将心有余悸地说了一句话:“那是我们遇到的从未有过的强大对手!” 朝鲜战争源于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进攻南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军,美军主导行动。7月美军部队抵达战场,支持南韩抵抗北朝鲜推进。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仁川登陆,美军从滩头登岸切断北朝鲜补给线。 随后美军快速推进,10月占领平壤,继续向鸭绿江边境移动。麦克阿瑟公开宣称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他当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轻视中国可能介入的风险,认为中国军队实力不足为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部队携带步枪和少量炮兵,面对美军空中和机械化优势。志愿军分散行军避开侦察,准备阻击联军北进。 11月1日云山战役打响,这是志愿军与美军首次交锋。美军第一骑兵师推进,该师以机动性强著称,曾在二战中表现突出。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发现美军位置,决定发起攻击。战斗持续三天,美军第八骑兵团被围歼,一个加强团损失惨重,士兵丢弃装备向南撤退。 麦克阿瑟收到报告后震惊,命令联合国军全线撤到清川江以南。这次失利让美军重新评估对手,志愿军以劣势装备取得首胜,击落飞机并缴获部分武器。美军骑兵第一师伤亡逾千,志愿军歼敌两千余人,其中美军占多数。 同月下旬清川江战役展开,松骨峰阵地成为关键阻击点。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三连据守,美军第二步兵师和陆战第一师推进。美军派出飞机坦克和炮兵猛攻,志愿军阵地遭受重创。三连以百余人力量阻挡数千美军六个小时,击退多次进攻,最终仅剩七人生还。三连连长戴如义在战斗中牺牲,这场阻击为志愿军主力转移赢得时间,美军无法快速南撤,战线被迫调整。 1964年麦克阿瑟已84岁,居住在纽约沃尔多夫酒店。他翻看旧地图和报告,回忆1950年朝鲜战场经历。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时,从仁川登陆后向北推进,但志愿军出现改变战局。云山战役中美军第一骑兵师损失装备优势,志愿军战术灵活突破防线。麦克阿瑟承认志愿军力量超出预期,下令后撤。+更多 2松骨峰战斗进一步显示志愿军阻击能力,美军多次冲锋失败,志愿军步兵近战让坦克炮兵难以发挥作用。 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军队坚强凶狠,常不顾伤亡发起攻击。他描述志愿军文明却顽强,战场上志愿军步兵快速机动,美军防线瓦解。1950年秋冬志愿军入朝后,美军从进攻转为防御,麦克阿瑟的速胜计划破产。志愿军在清川江追击,美军重整但压力持续增加。这段经历让麦克阿瑟晚年感慨对手强大,美军史上罕见。 朝鲜战争持续至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志愿军推动战线稳定,美军无法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因建议扩展战火轰炸中国东北,1951年4月11日被杜鲁门总统解除职务,返回美国在国会演讲。他退居幕后撰写回忆录,批评政府决策。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华盛顿医院去世。停战线沿三八线划分,志愿军撤回中国。 停战后朝鲜半岛设立非军事区,部队驻守边境。 朝鲜战争让西方重新认识中国军队实力,志愿军以有限装备对抗现代化联军,取得停战结果。这场战争影响深远,许多国家调整对华策略,避免直接冲突。麦克阿瑟的经历显示战场误判代价高昂,美军从速胜转为持久消耗。志愿军在云山和松骨峰的胜利,证明步兵战术在山地战中的有效性,美军空中优势未能完全主导。 战争结束后,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反思中国军队纪律和决心,承认他们是强劲对手。这句话反映他从轻视到承认的过程,朝鲜战场成为美军教训。志愿军回国后,中国加强国防建设,吸取经验。停战协定维持至今,半岛和平依赖各方克制。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7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