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胆子动中国,竟然让欧盟充当替死鬼,以购买俄石油制裁中方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想掐断它的能源收入,但中国和印度成了最大买家。中国去年从俄罗斯进口了占其原油13.5%的份额,总额上千亿美元,印度也差不多。特朗普上台后,先对印度下手,8月就把关税加到50%,包括25%的惩罚性部分,说是惩罚它买俄油帮衬战争。但对中国,他只停留在威胁阶段,没真刀真枪。 为什么?因为中美贸易额巨大,超5000亿美元,涉及电子、机械这些关键供应链,直接加税会推高美国通胀,企业叫苦连天。特朗普知道自家后院起火的风险大,所以转头找欧盟帮忙。9月9日,他通过视频会议,直接对欧盟制裁特使戴维·奥沙利文和其他官员说,要他们对中国和印度商品征收50%到100%的关税,重点针对买俄油的部分。这不是新鲜事儿,早几个月他就抱怨欧洲自己还没完全断俄能源,却要别人带头。 欧盟这时候就成了美国的挡箭牌。欧盟自己对俄制裁已经18轮了,禁了海运俄原油,进口量降了90%,但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还通过管道买油气,整体依赖没清零。去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占19%,贸易额67.5亿欧元,大头是燃料和矿产。特朗普的算盘是,让欧盟先出头,实施二级制裁,就是针对第三方买家中国那些独立炼油厂,限制它们的出口和技术合作。这样,美国就能跟进,避免孤立。 欧盟官员9月8日在布鲁塞尔讨论第19轮制裁方案,据路透社报道,他们考虑把中国部分独立炼油厂列入黑名单,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到2028年1月完全断供。但这事儿欧盟自己也纠结,因为他们对华出口汽车和化工产品不少,加税会自损。特朗普还许诺,如果欧盟动,美国会跟上,但实际他已经在G7会议上推动这个议题,9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美国要敦促G7对中印大幅加税,最高100%。欧盟的回应是,初步评估可行性,但不太可能全盘照办。毕竟,欧盟更喜欢用制裁隔离俄罗斯,而不是关税大战,这会搅乱全球贸易。 说白了,美国这招是典型的借刀杀人。特朗普团队承认,直接对北京下手风险太大,供应链断裂会让美国企业吃亏。相反,推欧盟上前,既能施压俄罗斯,又不脏自家手。中国外交部9月11日回应得很硬气,说坚决反对这种经济胁迫,反对拿中国说事儿。北京还重申,能源贸易是主权问题,不会屈服。 早前8月,中国就对四家欧洲金融机构反制,因为它们卷入类似俄交易,现在资产冻结,运营受限。这给欧盟提了个醒,别太跟风。印度也叫苦,说美国关税不公不合理,还反击欧盟自己也在和俄罗斯做生意。俄罗斯石油出口靠中印撑着,去年卖了1300亿美元燃料,战争机器转得欢。特朗普想通过这个链条断资金,但欧盟内部分歧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带头反对,怕能源账单暴涨,转而买美国液化气,价格高出一大截。 9月10日,欧盟和美国官员在华盛顿继续谈,焦点是协调新制裁,但欧盟强调,美国是关键伙伴,得一起行动。特朗普9月4日就对欧洲领导人说,他们必须停买俄油,否则别想新制裁。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把压力全推给盟友,说这不是美国的仗,欧洲得担更多。但现实是,欧盟不太买账,9月11日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欧盟不太可能跟进100%关税,因为会伤自己出口。G7层面,美国推动,但其他成员如日本和加拿大,也得掂量对华关系。 中国进口俄油不降反升,8月数据更高,特朗普的警告没吓住。北京的反制可能扩展,如果欧盟真动,汽车和化工出口会遭殃。四家欧洲银行已经尝到苦头,员工忙着转移业务。特朗普的能源议程继续推,9月底可能签新令鼓励盟友关税,但效果打问。俄罗斯经济虽受压,但石油收入稳,战争没停。欧盟如果推进二级制裁,自家能源成本会飙,德国法国工厂已算燃料账。特朗普这策略,短期巩固他强硬形象,但长远看,盟友拉锯,美国影响力也有限。 这反映了西方制裁的尴尬。俄罗斯石油绕过价格上限,通过影子船队卖给亚洲,欧盟禁海运,但陆上管道还通。中国买俄油是市场选择,价格低,帮稳全球供应。美国想用关税堵,但全球贸易链太复杂,中印不配合,效果折半。特朗普避开中国,直接原因经济纠缠,但也暴露美国霸权疲软。欧盟夹在中间,自己的能源转型还没稳,就被推上前线。未来几个月,第19轮制裁若成,可能针对中国炼油厂,但欧盟得权衡自损。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15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