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难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所谓的二级制裁,并非是大杀器。
特朗普从商界起家,家族生意让他早早接触房地产,那时候他就学会了谈判和施压。1968年大学毕业后,他接手父亲的公司,很快就把触角伸到曼哈顿,建起特朗普大厦那样的地标。80年代赌场项目让他风光一时,但90年代破产潮也让他尝尽苦头,通过重组债务和授权品牌,他稳住了阵脚。转战媒体,《学徒》节目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商人形象。2016年和2024年两次当选总统,他一直推“美国优先”,对贸易伙伴下重手。2025年上台后,能源政策成了重点,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他签署行政令,扩展二级制裁范围,试图切断莫斯科的资金链。
二级制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美国不直接打俄罗斯,而是罚那些买它石油的国家,逼大家一起孤立莫斯科。2022年G7就定下价格上限,2023年美国财政部开始罚阿联酋的船公司,2024年轮到中国和印度的企业,禁超60美元每桶的交易。特朗普上台后加码,7月在玫瑰园宣布,如果俄罗斯不撤军,就对买家征收100%关税。财政部列出名单,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进口量占其出口40%以上,自然首当其冲。但实际操作起来,美国海关先盯上印度,洛杉矶港的纺织品集装箱被贴额外标签,运费涨20%。印度炼油厂经理调整采购单,柴油再出口欧洲受阻,GDP增速降0.9%。
中国这边呢,外交部直接回击,说贸易是主权事务,美国管不着。企业也没闲着,转用陆路管道和影子船队,油轮在公海改名,避开卫星追踪。2024年中美贸易额里,中国对俄石油依赖升到41%,用人民币结算,银行柜员输入码就绕过美元系统。欧盟1月续签制裁,但执行松散,俄罗斯对华出口达9万亿卢布,占收入27%。美国智库报告显示,制裁只减俄收入11%,中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稳稳的,上海工厂管道输送混合原油,阀门转动保持供应。
为什么美国难挡住中国买油?首先,中国是主权国家,跟谁做生意自己说了算。能源安全是底线,停买俄罗斯石油,就得全靠中东,那油价波动大,还得接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想想看,工厂生产线不能停,城市电网得亮堂堂的,这威胁太大。特朗普威胁中国时,也得掂量中美贸易战升级,后果谁都吃不消。印度被罚25%关税后,赶紧改道买尼日利亚油,中国体量大,反制空间足,广州码头起重机吊起货物,转销东南亚市场。
再看执行难度,长臂管辖听起来牛,但亚洲贸易网太密,陆上铁轨延伸,火车汽笛鸣响运油。俄罗斯影子舰队扩到600艘,马六甲海峡油轮并排行驶。2025年8月,特朗普签扩展令,笔划过纸面,但中国对俄贸易额创新高,2400亿美元。印度纺织厂机器闲置,工人擦拭设备,美国国内能源价小涨,消费者多掏钱。智库专家视频会议交换地图,指出制裁边界明显,全球油价波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