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使用自带餐具,在食堂打饭时遭拒,连续3天只能靠同学分的饭菜充饥。 自从有

多多评育儿 2025-09-13 17:13:22

小学生使用自带餐具,在食堂打饭时遭拒,连续3天只能靠同学分的饭菜充饥。 自从有了娃,真是看不得这类新闻,只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 事情发生在湖南江永县的一所小学里。 开学当天,校长提出:食堂统一更换餐具,学生可自愿选择是否使用。而当学生真的“自愿”使用自带餐具时,食堂却拒绝打饭给他,孩子只能饿肚子。 既然如此,那之前又何必强调“可自愿选择使用”呢?倒不如直接来一条强制规定:所有在校学生必须无条件使用学校提供的餐具,否则学校不提供饭菜。 这样说得明明白白,不是更好? 免得有些太过单纯,听不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家长和学生误解,以为自己真有了“自愿”的权利,真把自家餐具带过来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自愿”一词已成为大中小学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尤其是在跟金钱挂购的时候,“自愿”的含量飙升。 校服,“自愿”购买。 但每天必须穿校服到校,否则连校门都进不了,更别说上课了。 延时课,“自愿”参加。 但延时课要上新课,你不参加就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跟不上进度,老师还要怨你拖了大家后腿,还要给你脸色看。 学生奶,“自愿”订购。 但不订奶,当别的孩子在教室喝奶时,你只能到走廊里站着,因为老师非常贴心,担心你看别人喝奶时嘴馋。 研学活动,“自愿”参加。 但不参加,老师会说你“搞个人主义,心中没有集体”,还会给你送上“惩戒大礼包”,包括但不限于写检查、罚抄、罚站、针对、和让同学孤立你。 左一个“自愿”,右一个“自愿”,搞得多民主一样。 而一旦你真“自愿”了,你就会被迎头痛击,分分钟变成一个反面案例。 栽过一次,或看别人栽过一次,大家也学聪明了:搞了半天,在学校这个语境里,所有的“自愿”,都要默认为“必须参加”。

0 阅读:37
多多评育儿

多多评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