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赚钱都很难!”2025年湖北武汉,一90后女生为了能赚钱,便突发奇想,居然去维修无人机,而这一修就是3年! 因为无人机维修难度高,价格贵,她的团队1年要修6000多台,一年就能赚500万元!而且现在有200多位学员培训班成功,如今一架无人机从到店到修好仅用3天!网友:太有生意头脑了! 武汉某无人机维修车间里,一台刚送来的故障无人机被拆解成零件,易娟拿着放大镜检查飞控主板,指尖在电路板上轻划,很快锁定“电容烧毁”的问题。 这样熟练的操作,她如今每天要重复十几次。但很少有人知道,3年前的她,连无人机的电机和云台都分不清; 更没人预料到,这个曾被质疑“不懂技术还想做维修”的90后,会用3年时间把“小众需求”做成年入500万的事业,还带出200多位维修学员。 她的成功,从来不是“突发奇想”的运气,而是把“用户痛点”变成“深耕赛道”的清醒选择。 2025年的今天,易娟团队的维修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周后,仓库里整齐码放着待修的无人机,从农业植保机到测绘无人机,涵盖十几种机型。 但回溯2022年她刚入行时,面临的却是“三无”困境:无技术、无渠道、无客户。 当时她在无人机销售公司工作,每天都能听到客户抱怨“返厂维修要等两周,耽误农时”“换个小零件收800块,比零件本身贵3倍”。 有次一位果园老板着急修植保机,说“再等下去,果园就要错过防虫期”,这句话让易娟突然意识到:“大家不是怕花钱,是怕花了钱还耽误事,要是能把维修时间缩短、价格透明,这事儿肯定能成。” 这个想法刚说出来,就遭到身边人的反对:“无人机型号那么杂,不同品牌的零件不通用,你怎么搞?”“万一修坏了,赔都赔不起!” 但易娟没退缩,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租店面,而是带着攒下的5万元积蓄,去深圳华强北和无人机原厂供应链“扫街”。 为了摸清零件渠道,她连续一周蹲在供应链市场,跟老板们聊机型、谈合作,甚至主动提出“先拿少量零件试卖,卖得好再批量订”; 为了学技术,她从二手平台淘来20多台故障无人机,和3个懂电子维修的朋友一起,每天拆到凌晨,把每种故障的解决方法记在笔记本上,光维修笔记就写满了3本。 真正让她打开市场的,是2022年夏天的一次“紧急救援”。武汉周边一位农户的植保机在作业时炸机,机身变形、云台损坏,农户急得直哭; “再过3天就要给水稻打药,错过时间今年收成就完了!” 易娟团队接下这单后,连续48小时没合眼,一边联系供应商加急调云台零件,一边拆解机身修复框架,最终在约定时间前把修好的无人机送到农户手上。 农户后来不仅成了常客,还介绍了十几个同行过来,易娟的维修点才算真正“活”了下来。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易娟发现新的问题:外地客户寄修要花三四天在路上,还是耽误事;团队扩招到15人,每天最多也只能修30台机器,根本接不住激增的订单。 2023年初,她又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开培训班,把维修技术教给更多人。 为了让学员能快速上手,她把自己的维修笔记整理成系统教材,从“零件识别”“故障检测”到“调试试飞”,每一步都配着实物图和操作视频; 还专门搭建了实操车间,采购50多台故障无人机让学员边拆边练。有位来自县城的学员说:“之前当地没人会修无人机,坏了只能返厂,学了技术后开起维修店,现在周边的飞手都找我修。” 如今,易娟的培训班已经培养出200多位学员,学员的维修店遍布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一张“区域维修网”,外地客户寄修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而她的团队,也从最初的4人扩展到30人,维修周期稳定在3天,年维修量突破6000台,年收入超过500万。 更重要的是,她还和3家无人机厂商达成合作,成为官方授权维修点,零件供应更稳定,维修价格也比之前低了15%。 从最初被质疑“不懂技术”,到如今成为无人机维修领域的“带头人”,易娟用3年时间证明: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没做透的需求”。 她的现状,是在细分赛道里持续深耕的清醒,也是把“用户痛点”变成“事业亮点”的笃定——而这份笃定,还会带着她在智能设备维修的新赛道上,走得更远。 信源:热度新闻 33岁女子修无人机年入超500万无人机从到店到修好只需三天时间 女子还开起了无人机维修培训班
“想不赚钱都很难!”2025年湖北武汉,一90后女生为了能赚钱,便突发奇想,居然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12 17:39: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