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外滩大会上,竟然毫不客气的指出了目前AI 的缺陷,直言现在的AI大模型,虽然在文字和图像领域做得很出色,但是在真正的让AI干活这个领域,现在整个这个领域,都是荒漠!真的是荒漠的阶段! 9月的上海黄浦江边,一场聚焦科技未来的盛会正在进行,全球科技领域的从业者们汇聚一堂,讨论着各种前沿话题。 在这场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的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一番话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位带领团队做出全球69%市场份额机器狗的企业家,在圆桌讨论中抛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他直言现在的AI大模型虽然在文字和图像领域做得很出色,但在真正让AI干活的领域,还处于荒漠阶段,大规模的爆发还远远没有到来! 王兴兴说出这样的话也有一定的依据,作为国际知名的机器人专家,他从2016年创立宇树科技开始,就一直深耕在机器人研发的第一线。 这些年里他带领团队推出了多款四足机器人,从登上春晚舞台跳舞的机器人到服务冬奥会的Go1,再到能在火场开路的消防机器狗,宇树科技的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有了实际应用。 这些年AI在文字和图像领域的进步确实有目共睹,人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用AI生成文章、设计图片,这些技术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也让大家对AI的能力充满了期待。 但在王兴兴看来,这些光鲜的成就背后,AI在实际操作领域的短板却十分明显。 他所说的“让AI干活”,指的是让人工智能真正像人一样动手处理物理世界的任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AI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 宇树科技在研发机器人的过程中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难题,他们的四足机器人虽然能在平地上快速奔跑,却在面对碎石地等复杂地形时需要不断优化算法才能保持稳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王兴兴在发言中给出了他的观察。 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数据,文字AI可以通过海量的文本、图片数据进行学习,但在物理操作领域,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却困难得多。 王兴兴认为现在的关键是要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让AI能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有好的表现。 另一个难题是不同技术的融合问题。虽然单独的语言模型或图像模型表现都很出色,但要让机器人理解语言指令,再通过视觉观察环境,最后做出准确的物理动作,这中间的衔接还有很多障碍。 王兴兴坦言目前硬件设备的性能已经足够用了,最大的问题还是AI模型本身的能力不足,没办法让硬件真正发挥作用。 不过王兴兴也没有完全否定现有技术的进展,他用“荒漠上长了几根小草”来形容当前的状况,意味着虽然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但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王兴兴的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泼冷水,但并非否定AI的价值,作为行业实践者,他更清楚技术突破需要面对的真实挑战。 毕竟文字和图像领域的突破已经让人们看到了AI的潜力,而要让AI真正走进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还需要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东方网2025-09-11——外滩大会|宇树科技王兴兴:AI落地干活仍是“荒漠”,称行业处爆发前夜
突然发现,中国正在进行一个“阳谋”,最大的历史机遇,可能就近在眼前!大家
【5评论】【21点赞】
一路向北
只要让干活的人带上感应器,摄像头,数据不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