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

玉尘飞啊 2025-09-12 12:36:12

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次的车子交了,现在军区谁也没资格坐,不如家里留着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一幕让当时在场的人印象深刻,郭毅女士是开国中将韦杰的遗孀,她坚持要归还的是一辆几乎全新的奔驰250轿车。 这辆车是中央军委考虑到韦杰身患癌症,特意为方便他在北京301医院治疗而配的专车。 军区工作人员面对这个请求确实很为难,因为这辆奔驰250是属于大军区正职级别的配车,当时成都军区确实没有相应级别的干部符合使用这辆车的标准。 韦杰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他1914年生于广西东兰县一个贫苦壮族农民家庭,从小放牛割草,跟父母在大山的石缝里掘地而耕。 1929年,15岁的韦杰步行五天五夜赶到平马,参加了百色起义,成为红七军的一名战士。 从此他南征北战,从长征到抗战,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尽管战功卓著,职位越来越高,韦杰将军的生活却异常简朴。他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期间,家里的家具多年没换,饭桌上的菜和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 他的一件军大衣一穿就是好几年,出差住招待所,伙食和普通战士一样。他甚至不允许家人因私事使用配车,儿子韦燕飞曾想借车送战友,遭到他严厉斥责。 那辆奔驰250送到家里时,韦杰立即定了两条铁规矩:自己看病用以及接送来探望他的老战友。除此之外,谁都不能碰。 他还让家人在崭新的真皮座椅上铺了一层粗布,觉得这东西太金贵,得小心翼翼地替国家保管着。 有一次他需要去医院复查,工作人员安排好奔驰车接送,韦杰却悄悄联系医院安排了一辆救护车。他坚定地说:“我这是看病,不是办什么公事,凭什么坐奔驰?别浪费国家的钱。” 韦杰将军对公权力的敬畏源于他早年的革命经历,长征途中,他和战友们啃过皮带、挖过草根,硬是熬了过来。这些磨难磨砺了他不贪图享受、心系战士的军人本色。 他常对家人说:“革命不是为了让家里人特殊。”他的两个哥哥一辈子在家乡种地,十几个侄子侄女也没靠关系进城工作。 1987年2月3日,韦杰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他走后,夫人郭毅没有沉湎于悲伤,而是开始了一场特殊的“交接”。 她先是退掉了北京万寿路那套400多平米的大房子,然后又带着车钥匙来到成都军区,坚持要归还奔驰车。 面对军区的挽留,郭毅拿出了丈夫的笔记本,指着上面“公车姓公”的字迹,平静地说:“我们现在是普通人,不能占国家的便宜。”她不仅交回了奔驰,还把那辆老伏尔加一并上交。 她在军区办公室签字时,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格外清晰。钥匙被收进抽屉的一瞬间,她心里反倒觉得轻松,像是了了一桩心事。 交还车辆和房子后,郭毅搬进了广西东兰的一套普通小屋,过起极为简朴的日子。她什么事都自己操持,谢绝了各种“特殊照顾”。 出门一律挤公交,有人见她年纪大了想让座,她总摆摆手笑着说:“我身体还硬朗,不用让。”几乎没人知道,这位挤公交的老人,曾是中将的夫人。 韦杰将军临终前最惦记的不是车子房子,而是家乡的发展。他病重期间还准备了整整六个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下每位来访者的姓名和地址。 他跟老战友李文清在病房里约定,等病好了,一定坐车回广西老家看看。确诊癌症前,他还在广西老家跑了一个多月做农业考察,心里最惦记的是家乡东兰的水渠工程。 临终前,他还在病床上叮嘱女儿韦娜莎,一定要把家乡东兰的水渠修好,石头要垫得结实。 最终,那辆特殊的奔驰车被送进了军事博物馆,和韦杰用过的一把掉漆的旧军壶陈列在一起,无声地讲述着主人的风骨。将军的骨灰,一半安放在八宝山,一半回到了故乡广西东兰。 韦杰将军和郭毅女士用一生证明,有些原则远比任何豪车都更金贵。他们对公与私的界限清晰划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廉洁作风。 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信息来源: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韦杰中将》 老革命家记忆中的武装起义和参加起义的开国将领们(2).人民网

0 阅读:395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