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吴荣森,已经引起了特务的怀疑,他察觉到危险后

玉尘飞啊 2025-09-12 13:36:09

1949年,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吴荣森,已经引起了特务的怀疑,他察觉到危险后,正准备撤离时,却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份情报显示,蒋介石突然更改了原定于5月25日撤离青岛的计划,并已调派15艘货轮前来接应。这一变动对我军作战计划至关重要,若不及时传递,解放军可能陷入被动。 吴荣森当时身处青岛,表面身份是国民党海军“潮安”舰上的中尉电讯官。 这个岗位是他通过精心策划才获得的,早在1946年,他就受党组织派遣打入敌人内部,为了博取信任,他甚至学会了抽烟、打牌、喝酒,和国民党人员称兄道弟。 1948年春,吴荣森接到一个艰巨任务:在国民党严密监控的青岛建立中共地下电台。当时青岛被称为“特务窝”,军统、中统等特务组织遍布全市,甚至每个电料店都有特务监视。 吴荣森骑着自行车跑遍青岛中山路、太平路的电料行,每次只买三五个零件,还机智地以“维修军舰电台”为理由搪塞特务盘问。 他后来将零件组装成一台发报机,藏在观象山附近一处阁楼里,巧妙利用天主教堂的钟声掩盖发报噪音。 电台组建后,吴荣森担任组长,与黄振远、徐宝光组成电台小组,开始向解放区传送情报。他们发送了许多珍贵情报,包括青岛港布雷图、美军换岗时间、敌军兵力部署等。 国民党很快察觉到异常,1949年3月,军统站长李曾逊带队用美制侦测车在街道搜索信号。 吴荣森发现侦测车靠近时就改变策略,将电台改为可拆卸式,发报时间随机变动,有时凌晨2点,有时4点,让敌人摸不着规律。 到1949年5月,解放军兵临城下,青岛解放在即。国民党特务加紧了搜查,甚至模仿上级电台呼号试图诱骗吴荣森回应。吴荣森识破诡计,但电台位置可能已经暴露。 组织命令吴荣森准备撤离,就在这危急时刻,他通过潜伏在国民党将领刘安祺身边的张明海获得了蒋介石推迟撤退日期的绝密情报。 吴荣森面临两难选择,发电报肯定会暴露位置,但不出发送情报可能导致解放军遭受重大损失。他只犹豫了一瞬间,就决定冒险发报。 5月24日凌晨,吴荣森在敌军侦测车巡逻声中打开电台。敌人实施了电波干扰,他只能在杂音中缓慢发报,一份本来只需三五分钟的电报花了二十分钟才发完。 当徐宝光急促告知“已听到汽车声”时,吴荣森仍沉着地坚持发完最后一个码,立即销毁电文、隐藏设备。幸运的是,特务搜查时并未发现电台,吴荣森以“研究军舰电台资料”为借口搪塞过去。 这份关键情报及时传到解放军手中,部队调整了作战计划。6月2日上午,上级电台传来消息:“部队已进入市内,你台已胜利完成任务,请关机,市内再见。” 青岛解放了!吴荣森和他的战友们完成了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吴荣森没有炫耀功绩,而是在青岛基层单位做了一名普通技术员,每天骑车上班,处理文件,从不提及过去的功绩。 2018年,吴荣森在青岛逝世,享年91岁。他的人生见证了隐蔽战线的伟大与崇高——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见到光明。 历史不仅由战场上的硝烟谱写,更由那些在暗夜中坚持信仰、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铸就。 他们生活在险境中,随时可能牺牲,却为了理想坚定不移。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背后,都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这些隐蔽战线的贡献不容忽视,没有他们,解放青岛的道路会更加艰难。让我们记住这些无名英雄,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信息来源: 青岛市档案馆《解密青岛丨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战场—青岛解放战争中的谍战》 《春秋》 2021年03期——吴荣森:在隐蔽战线挥洒青春热血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