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 欧盟代表团刚刚落地华盛顿,就被安排进了一场不太平的会谈。 领头的是欧盟对外制裁事务特使大卫·奥沙利文,身份不低,来的目的也很直接,就是跟美方讨论一套新制裁方案。 要说欧盟对俄罗斯有多 “心慈手软”,看看能源数据就知道。2021 年俄罗斯给欧洲输了 1524 亿立方米天然气,到 2024 年就只剩 232 亿立方米了,可欧盟嘴上喊着制裁,实际却把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比例提到了 46%,等于把能源命脉从俄罗斯手里换到了美国手里,这哪是反制,更像是给美国送生意。 但转过头对中国,欧盟的胆子可就大了不少。2024 年 10 月刚敲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五年反补贴税,比亚迪要交 17%,吉利 18.8%,上汽更是被加到 35.3%,明摆着就是怕中国电动车抢了欧洲车企的饭碗。 结果呢?德国大众第三季度净利润直接跌了 64%,只剩 15.8 亿欧元,还得靠关闭奥迪工厂止损,这波操作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有意思的是技术领域的双标。荷兰阿斯麦明明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2023 年中国占其光刻系统销售额的 29%,却在欧盟配合美国施压下,2024 年干脆停发 NXT:2000i 以上设备的对华出口许可,连稍微先进点的 1970i、1980i 都不让卖了。 阿斯麦前 CEO 都忍不住说,这么搞只会逼着中国自己搞出光刻机,可欧盟不管这些,毕竟跟着美国 “卡脖子” 比赚钱重要。 反观欧盟对美国的态度,哪怕特朗普政府威胁制裁与伊朗做生意的欧洲公司,欧盟也只敢拿出个价值千亿的反制清单做做样子,连波本威士忌都舍不得真征税,这种 “对美唯唯诺诺,对华重拳出击” 的姿态也是没谁了。 贸易逆差更是成了欧盟的借口。2024 年欧盟对华逆差 3045 亿欧元,可他们偏偏不提自己捂着半导体、光刻机这些高附加值产品不卖,反而怪中国卖太多电机、电器产品。要知道中国光是买欧盟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一年就超百亿欧元,服务贸易逆差 503 亿美元,这些欧盟就选择性失明了。 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搞的碳关税(CBAM)2026 年就要正式收税,钢铁、铝这些中国出口大户成本要涨一大截,可欧盟自己的绿色转型却越搞越差,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14.16% 跌到 2024 年的 12%,这哪是中国的问题,分明是自己转型乏力。 欧盟内部其实早就吵翻了天。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想吸引中国投资搞电动车技术,德国车企更是使劲游说反对加税,怕失去中国市场。可在美国的压力下,这些声音全被压下去了。 就像那个《反胁迫工具法案》,本来是想对付美国的,结果转头就用来针对中国,连瑞典、捷克都看不下去,说这是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这种为了讨好美国,连自家企业利益都不顾的操作,哪还有半点 “欧洲自主” 的影子。 现在中国是真没退路了。你看慕尼黑车展上 116 家中国展商集体亮相,7 月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占比都快到 10% 了,就算欧盟加税,中国车企要么去欧洲建厂,要么搞技术升级,反正不会停下脚步。 欧盟以为靠制裁能拦住中国,却忘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就像马来西亚学者说的,西方关税顶多慢点速度,根本挡不住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欧盟与其花心思跟着美国搞制裁,不如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毕竟靠遮羞布是遮不住竞争力下滑的事实的,真把中国逼到绝路,最后可能发现无路可退的是他们自己。
欧盟其实并不打算对俄动真格,而是把矛头一股脑儿指向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中国
【8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