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谁也劝不动小歼十了 小歼十最近真是有点“桀骜不驯”,本来大家都以为它到了这

飞绿说历史 2025-09-11 10:14:09

看来,谁也劝不动小歼十了 小歼十最近真是有点“桀骜不驯”,本来大家都以为它到了这个岁数,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偶尔拉拉烟、表演一下,图个热闹。   可没想到这家伙,反倒越来越有劲头,一心就想着上场干点“大事”,脾气比年轻时候还火爆,真是谁劝都没用。   其实,要说歼-10,咱们都清楚它的来头可不小。   最初想要搞出这样一款主力战斗机,真不是一拍脑袋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那时候国际环境复杂,技术封锁很严,我们必须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先进战斗机。   歼-10就在这种背景下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条件有限,搞自主研发,说实话风险很大,但国家下了决心,这事儿必须做,不能再等别人施舍什么技术了。   刚开始搞歼-10的那几年,技术卡脖子的地方可真不少。   气动布局、材料、航电这些核心环节,几乎都得自己摸索。   国内那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工程师们就是一遍遍地试,一次次地改。鸭式布局不是随便选的,是大家反复论证,最后觉得最适合我国的需求。   至于航电、雷达这些更是硬骨头,靠进口是不现实的,得靠自己啃下来。   其实这些年,很多人只看到歼-10飞得快、动作帅,背后那群工程师吃了多少苦,外人很难体会。   1998年,歼-10终于首飞成功,那会儿全行业都松了口气。   可首飞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得不断地放大招,调整优化,啥事都得亲力亲为。   直到歼-10正式进入部队服役,这才算是彻底站住了脚。   说实话,歼-10的到来让我国空军的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从靠仿制、进口,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主力机型,这背后的转变其实就体现在每一架歼-10身上。   后面这些年,歼-10的表现不用多说。大演习、小比武,它总是冲在最前线,飞行员们用起来也都说顺手。   无论是空中格斗还是对地打击,歼-10都能顶得住。   其实外界对它的评价也很高,但最关键的还是我国自己用着顺手。   很多空军飞行员讲,这架飞机操作起来灵活、反应快、可靠性高,关键是咱们自己造的,用着安心。   八一飞行表演队自从换装歼-10后,表演水平也是肉眼可见地提升。   大场面、小场面,歼-10都能应付。珠海航展、国际交流,歼-10总能代表我国亮相。   飞行员们练动作、拉烟雾,技术动作一个比一个难,歼-10也都能稳稳地完成。   其实这背后,不只是飞机本身给力,更是我国航空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   用过的飞行员都点赞,不管多复杂的动作,歼-10都能扛得住。   这些年歼-10系列不断升级,B型、C型相继登场,每一次升级都带来了新变化。   现在的歼-10C,无论是雷达、航电,还是隐身性能,和最早的版本相比都有很大提升。   特别是雷达和座舱这些核心部件,都是咱们自己研发出来的。   自主可控不是一句空话,歼-10的每一次升级都在往这个目标靠近。        参考:金台资讯——成都造”歼-20、歼-20A、歼-20S、歼-10震撼亮相

0 阅读:2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