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要感谢的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军工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特别的国家,这个国家,并非大家普遍认为的俄罗斯,而是乌克兰。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它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从乌克兰买来的。 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经济体系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内部分裂加剧。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继承了大量军工资产,包括黑海地区的尼古拉耶夫船厂、安东诺夫设计局和马达西奇发动机企业。这些设施原本支撑苏联国防体系,涉及数千家工厂和上百万技术人员。 但独立后的乌克兰面临资金短缺,军工企业订单锐减,员工薪资拖欠,设备闲置。政府需要外汇维持运转,只能出售部分资产。中国国防工业当时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后重视海军和空军现代化,但技术基础薄弱。 许多关键领域如大型舰艇动力、大型运输机设计和先进导弹系统,需要外部输入。俄罗斯继承苏联核心军工,对技术出口控制严格,只出售成品。美国则拒绝军事合作。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启动引进计划,从1992年起与乌克兰建立联系,乌克兰表现出开放意愿,以缓解经济压力。中国团队评估技术价值,推动合作。 1998年夏季,中国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购得瓦良格号,这艘舰艇建造进度停留在68%,没有引擎系统。乌克兰不仅交付舰体,还提供完整建造文档和陆基训练设施。这些资料成为改造基础,帮助中国克服技术难题。 成交后,拖运工作启动,2000年中期舰体离开黑海港口,途经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当局要求额外担保,拖延超过一年。2002年初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中国技术人员检查文档,推动后续工作。这笔交易标志中乌军工合作深化,瓦良格号后来改造为辽宁舰,2012年入列海军,成为训练平台,支持后续航母建造。 除了航母,乌克兰在舰船动力领域提供支持。中国引进UGT-25000燃气轮机,最初购买10台样机,后获得生产许可和技术文档。国产化后称为GT25000,应用于052C型驱逐舰。现在,中国两艘国产航母的引擎基于乌克兰原型,经过优化。 导弹技术方面,乌克兰出售R-27空空导弹资料,中国研究改进,开发空中加油系统,提升空军远程作战能力,突破俄罗斯限制。气垫船领域,乌克兰移交野牛型登陆艇,满载排水量535吨,最高航速60节,可搭载主战坦克。 中国海军利用这些装备,提高两栖作战效率。航空方面,引进苏-33原型机T-10K-7,分析气动布局,催生歼-15舰载机。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项目借鉴乌克兰发动机和外形资料,推动高原飞行能力。 人才流动是中乌合作重要部分。苏联解体后,中国启动双引工程,引进独联体国家人才和技术,乌克兰成为重点。从1991年到1994年,约200名乌克兰专家来华,提供指导。到2002年,工程吸引上万名专家,涉及2000多个项目。 2006年,150批次逾2000人次乌克兰专家赴华,他们带来经验,推动军工进步。这些专家大多重视中苏历史友谊,工作严谨,提供技术和材料。瓦列里·巴比奇等人在设计领域讲解原理,促进本土化。双引工程投入人力资金,吸引闲置专家,提供待遇和环境,持续加强合作。
克林顿:“我是乌克兰的历史罪人!”中国当年的决定是何其正确与伟大!1991年
【9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