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日前发表声明称,将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破坏中美洲法治的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直系亲属实施签证限制,以反制中国对中美洲国家的腐败影响”。 之前,美国确实常用签证这种手段来施压,似乎觉得只要控制了签证,就能控制住别国的动向,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地区。 然而,今天的世界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单纯通过这种老旧手段来“捆绑”中美洲国家,能有多大作用,恐怕未必能如美国所愿。 近些年,中国在中美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修建基础设施,还是提供发展援助,都在实实在在地改善着当地民众的生活。 从医院、学校到道路桥梁,这些项目让不少中美洲国家的人民看到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美国无法提供的。 相反,美国现在一上来就通过签证限制来“惩罚”那些与中国合作的人,这种手段不仅让人感觉到有些霸道,甚至有点像是以大欺小。 很多中美洲国家,其实早就意识到了美国的态度并不完全是“为人民着想”。美国的这类措施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非真正帮助这些国家发展。 这让中美洲国家更加清楚地分辨出,谁是愿意真心实意帮助自己的合作伙伴,谁又是带着强权姿态、试图左右他们选择的外部势力。 因此,用签证这种方式来威胁这些国家,根本难以阻止它们与中国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国际社会已经不再是美国一手操控的单极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寻找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如果美国通过签证限制逼得太紧,那些中美洲国家完全可以转向其他合作伙伴。 例如,巴西曾经就因为美国在特朗普时期加征关税,主动寻找中国、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甚至还准备进行反制。这就表明,只要国家拥有多元化的合作途径,单纯的制裁和胁迫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再看最近中国的阅兵式,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场,西方阵营几乎没有参与。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完全依赖美国,而是选择与中国这样务实、合作的国家建立关系。 这无疑让美国感到焦虑,也可能是它决定通过签证限制来给中美洲国家“敲响警钟”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这个多极化、全球化的时代,谁能为他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单纯依靠威胁和制裁来改变别国的选择,已经不再是行得通的策略。 反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让那些被制裁的国家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甚至加深与美国的对立。 美国如今的影响力并非像过去那样强大,使用这种“旧招数”恐怕只能让自己更加孤立,损失掉原本能够争取的支持。 总而言之,大家逐渐意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网络安全、经济波动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只有通过加强沟通与协调,才能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外媒:中方用孙子兵法击败了特朗普《亚洲时报》9月8日刊文称,在中美竞争中,中方
【19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