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脸都不要了!”河南郑州,女子花费8500元,报了4天4夜的大理纯玩团。旅游团宣称,入住高端海景房,旅游期间不进当地“特产”购物店。可到了大理后,却发现所谓的高端海景房就是能看见海的房子,还带着女子在“特产”购物店逛了五六个小时,期间各种推销不断。女子认为旅游团“虚假宣传”,可对方负责人却说:她理解有问题,谁规定海景房就必须在海边了? 王女士一直很向往大理的洱海,想着趁有空好好犒劳自己一趟,玩得轻松又尽兴。她没图便宜,特意选了个贵一点的“纯玩团”,4天4夜,8500块钱。 当初选这个团的时候,旅行社说得特别好,还拍着胸脯保证:高端海景房、不进购物店,全程纯玩。 这种听着多美好啊,推窗就是洱海的景,想想就让人心动。王女士当场交了钱,也开始在脑海里一遍遍幻想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该有多惬意。 可一到大理,落地的那一刻,她心就凉了半截。所谓“高端海景房”,压根跟她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房间阳台外不是洱海的水天一色,而是一条吵闹的大马路,对面是密密麻麻的居民楼。所谓的“海景”,得踮起脚、眯着眼,在楼缝里找一小片水面,灰蒙蒙的,一点都不浪漫。 原来承诺里的“推窗见海”,只是话术上的“打擦边球”。王女士心里憋屈,但想着出来旅游,别为这点事坏了心情,就忍了。 前三天的行程还算过得去,古城、骑行、小吃,也有些开心的时刻,让她短暂忘了住宿的糟心。她甚至还憧憬着最后一天拍点洱海晚霞,给旅行收个完美尾。 但真正的“惊喜”在最后一天。导游突然宣布,原定的古镇游览没了,要改成“非遗文化体验”。结果到了地方,什么文化街区啊,就是两个特产购物店,一个卖玉石,一个卖银器。 导购员像训练有素一样围上来,一句接一句地推销,王女士想离开都被拦住,说“团队统一行动”,她就这么被困在那儿足足五六个小时。 回到郑州后,她越想越不是滋味,联系旅行社讨说法。没想到对方一句“合同没写必须直面洱海”“海景房不等于挨着海”,直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至于强制购物那一出,旅行社居然说是“文化体验”,不算进购物店,甚至反咬王女士“理解能力差、事多”,让她爱去哪投诉去哪投诉。 听到这些话,王女士真是又气又无奈。这才意识到,所谓的“纯玩团”,就是个精心包装过的幌子。 后来她才知道,旅行社这种夸大式宣传,法律上是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的,要是构成欺诈,她甚至可以要求三倍赔偿——8500元团费,最高能追回25500元。 而“理解有偏差”这种说法,也根本站不住脚,哪怕合同没写清楚,但只要宣传语误导了消费者,责任就在商家。导游临时改行程、强制消费,更是违反了《旅游法》。 王女士的遭遇,在网上引发不少共鸣,很多网友也吐槽自己在旅行中被“套路”的经历。大家都说,现在报团出行,一定得多留个心眼,哪怕花高价也要看清楚,宣传说得再天花乱坠,也要留截图、问清楚写进合同。 尤其像“海景房”“纯玩不购物”这些关键词,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明楚,别到头来被一句“你理解错了”堵得哑口无言。花的是钱,耗的是心情,别让一次本该美好的旅行,变成一肚子的火。
“为了钱脸都不要了!”河南郑州,女子花费8500元,报了4天4夜的大理纯玩团。旅
栗頿聊
2025-09-09 15:32:28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