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一耐人寻味的现象:无论满汉大臣、何种派系,督抚级官员身边多豢养革命党,甚者半公开接纳。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事例最为典型。其手下张榕,曾是策划刺杀五大臣的主谋,遭朝廷通缉后,竟持通缉令公然投奔赵尔巽。赵尔巽明知其为朝廷要犯,却仍任命他为奉天巡防营总办,掌管新军训练。 然而,当张榕图谋举事时,赵尔巽立刻联合张作霖设局。二人在平康里设宴,酒过三巡后,张作霖突然掏枪,当场击毙张榕等革命党骨干。 后人揣摩此中逻辑,将其比作“熬鹰”:先把“猛禽”(革命党)置于眼皮底下,好生供养、加以笼络;一旦对方显露异动、欲“扑棱翅膀”,便能第一时间出手,牢牢掐住其“脖子”,既防其生乱,又能随时掌控局势。花花星语超话
有人问:马占山明明投靠了日本人,为啥还能被称为爱国将领。网友是这样回答的:如
【50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