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辉希望跟杨秀清和睦相处,一起为太平天国效力,共创大业。杨秀清但凡尊重韦昌辉,

零零说史 2025-09-07 17:16:12

韦昌辉希望跟杨秀清和睦相处,一起为太平天国效力,共创大业。杨秀清但凡尊重韦昌辉,也不至于闹得兄弟阋墙,自己身首异处,成为输家。 1856年9月,天京城内一片混乱,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的士兵相互攻杀,前后损失2万精兵悍将,杨秀清、韦昌辉都是输家,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为何发生?杨秀清、韦昌辉之间矛盾是关键。客观看待历史,韦昌辉希望跟杨秀清和睦相处,一起为太平天国效力,共创大业,可惜未能如愿。 韦昌辉,北王六千岁,太平天国原始股东,也是天使投资者。没有韦昌辉家族强大的资金注入,拜上帝教无法在短期内从3千扩充到2万,并具备发动起义的能力。 为了太平天国的事业,韦昌辉可谓是倾尽了所有,没啥保留。韦昌辉是土豪,生活无忧无虑,强大的资金支撑他过上奢华的生活。但是,为了太平天国,韦昌辉可以贩卖家产,并全部充入“圣库”,与其他人一起分享。 就凭韦昌辉把资产充入“圣库”,与他人分享这点看,韦昌辉就很了不起。韦昌辉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太平天国,他自然希望太平天国能成功,否则自己将一无所有,韦昌辉没有毁灭太平天国的理由。 相对韦昌辉而言,杨秀清的弱点很多,家族背景弱、身体不好,这在创业之初无疑是致命缺陷。杨秀清的优势,就是具备“天父下凡”资格,大家为了拜上帝教的稳定,不敢撕破脸,只能默许杨秀清表演。 天父下凡是假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只是不好掀桌子罢了。杨秀清凭借下凡的本领夺取大权,名义上掌握教、政、军三大权力,却对韦昌辉十分忌惮。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首义五王仅剩下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其中,杨秀清、韦昌辉都是军师,是太平天国政务决策者;韦昌辉还控制水师力量,以及天京城防,家族名将如云,是西征的主力。 抛开虚位元首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权势最显赫。杨秀清底气不足,身体不好也就罢了,麾下能打的将领也没有,直属部队更是少得可怜。杨秀清“认亲”而来的杨辅清7兄弟,能力一般不说,还需要留在天京保护杨秀清,连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 杨秀清想一家独大,对韦昌辉十分忌惮,韦昌辉也清楚这一点。如此,韦昌辉在政务决策会议上非常低调,不但没有反对杨秀清的计划,连东王府上的文官,韦昌辉都很尊重他们。 韦昌辉希望相安无事,一起创业,但杨秀清咄咄逼人,让韦昌辉无路可退。1854年的水兵事件,拉开了北王、东王内斗的序幕,杨秀清太过分了。 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昌东征,两湖渔民拥戴太平军,主动承担与运输军队与家属、后勤的重任。两湖渔民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参加太平军,到了南京就返回家乡,杨秀清表示同意。 定都南京之后,杨秀清却没能兑现诺言,不但把两湖渔民留在南京编入太平天国的水师部队,还把他们的家属进行分馆、分营居住。两湖渔民意见很大,多次吵着要回家,杨秀清并不理会。 1854年,西征战场告急,杨秀清急忙从天京抽调水师,增援上游。水师控制权掌握在北王韦昌辉手里,故而由北王的人负责带兵,这个任务交给了张子鹏。 张子鹏是猛将,比较粗鲁,不知道灵活处理问题。张子鹏来到水师大营,两湖水兵要求回家,不想打仗。张子鹏不同意,还觉得这些人是故意找事情,便把他们的船只抢过来,给自己的亲兵使用,双方由此爆发冲突。 得知此事,杨秀清大怒,为了安抚两湖水兵,杨秀清派两湖籍将领唐正才接管水师,然后把张子鹏杖责数百大板,韦昌辉也顺带杖责一百大板,以示惩罚。 张子鹏被杖责,可以理解,谁让他处理不好士兵关系。韦昌辉被杖责,这就是说不过去了,韦昌辉地位仅次于杨秀清,且韦昌辉本身并没什么错,作为张子鹏的上司,韦昌辉可以被批评,但没必要杖责。 韦昌辉被杖责,也是很憋屈,脸面无存,对杨秀清十分恼火。不久,韦昌辉的兄长与杨秀清小妾的兄长闹矛盾,争夺天京的一处地产,杨秀清非要治罪,韦昌辉兄长被五马分尸,双方矛盾更深。 杨秀清知道韦昌辉实力很强,故而每次收拾韦昌辉,都是以天父下凡进行,说这是天父的意思。一言不合就天父下凡,杖责韦昌辉,杨秀清的确过分了,韦昌辉难以容忍。 1856年8月,韦昌辉在外地带兵,洪秀全使者来到大营,要求勤王。韦昌辉知道杨秀清地位特殊,一旦处理不好,太平天国基业崩溃。但是,韦昌辉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谁让杨秀清欺人太甚,但凡杨秀清学会尊重韦昌辉,事情也不会如此。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零零说史

零零说史

欢乐是带给大家的,大家开心我就开心,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