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2022年,两位老人感觉去日无多,趁有生之年千里迢迢来到儿子的墓前,他们分坐两旁,拍下了这张催人泪下的“全家福”! “需要我帮您拍张照片吗?” 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红着眼睛轻声询问,眼前的场景让他忍不住动容。 照片里的两位老人是曹启东夫妇,从四川汉源老家一路奔波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中间那座墓碑,是他们儿子曹刚安息的地方。 曹刚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时,只有18岁。四十多年过去了,两位老人头一回能这样“陪”着儿子拍张照。 曹启东老人家是个经历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老兵,儿子曹刚就是他从小带着看战争片、讲战斗故事带大的。曹刚十八岁那年,听说边境形势紧张,二话没说就报了名要去参军。 临走那天,他还对母亲说:“娘,您种的玉米能结出棒,儿子去部队也能打出个样!” 这话成了他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 上了战场,曹刚就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勇敢。在一场攻坚战中,为了炸掉敌人的暗堡,他抓起爆破筒就往前冲。战友想拉住他,他扭头喊:“班长,我年轻,让我上!” 最终,曹刚在爆炸声中牺牲,战友后来在他口袋里发现了半块舍不得吃的糖,那是他本想带回家给妹妹的。 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封早就写好的遗书,上面写着:“如果我牺牲了,请告诉我的父母,他们的儿子是为祖国而死的。” 收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时,曹启东夫妇愣在家门口,看着一身军装的人来,却不见儿子的身影。 母亲差点哭晕过去,而父亲曹启东强忍着泪水,捏着那封被血染红的遗书说:“我儿子是战死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之后这些年,他们没向国家提任何要求,反而把曹刚的弟弟妹妹也送进了部队。 直到2022年,两位老人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怕以后没机会了,才下定决心去云南看看儿子。 他们带上了曹刚生前爱吃的零食和两杯酒,一步一步挪到墓碑前。母亲轻轻擦拭墓碑上的灰尘,父亲则庄重地摆好祭品,仿佛儿子就坐在他们面前。 拍那张“全家福”的时候,两位老人分别坐在墓碑两侧,头发花白,却坐得笔直。他们的手轻轻搭在冰凉的墓碑上,好像这样就能摸到儿子年轻的脸庞。 照片里,两位老人穿着整洁,父亲还特意穿上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他们脸上带着笑容,眼神里却有藏不住的思念和告别。 这哪只是一张照片啊,这是一个家等了四十多年才凑齐的团圆,也是最后一次团圆。工作人员按下快门的瞬间,三个人以另一种方式“相聚”了。 曹家的故事,只是那么多烈士家庭的一个缩影。就像湖南浏阳那位90岁的唐招连老妈妈,2025年也在志愿者帮助下,辗转千里到广西凭祥烈士陵园看望牺牲了46年的儿子胡阳生。 她带去了家乡的泥土和浏阳河的河水,撒在儿子墓前,轻声说着:“崽啊,妈妈应该早点来看你……” 还有河南三门峡的毛兆祥夫妇,每年都去云南孟连烈士陵园给儿子毛炜扫墓,直到自己走不动了。这些家庭用一生的思念,诠释了什么叫“家国”二字。 他们从来没后悔送孩子上战场,但心里的那份痛,永远都在。曹启东老人曾说:“咱们失去的,是国家的骄傲。” 这些老人明白,没有国,哪有家。他们的儿子虽然生命短暂,却重于泰山。 看看现在和平的日子,看看街头热闹的生活,这都是无数个曹刚这样的年轻人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牺牲时只有十八九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却为了守护国家、守护我们,永远留在了边疆。 这张特殊的“全家福”后来在网上传开了,好多人看完直掉眼泪。有网友说:“看得我眼泪止不住,英雄烈士为国家付出了一切,他们的家人也承受了太多,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是的,这些烈士和他们的家人,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两位老人离开陵园时,夕阳照在他们身上,他们一步三回头,好像要把儿子的模样刻进心里。他们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相见了,但他们也欣慰,儿子有这么多战友陪着,不会孤单。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都值得被热烈地记住。每一个为国牺牲的英雄,都该被一代代人传颂。曹刚们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化作了春风,化作了山河,永远守护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信息来源: 人民网—两位老人千里之外赶到儿子墓地,墓碑前照下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浏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从湖南浏阳到广西凭祥,90岁英雄母亲千里奔赴,只为“见”离家46年的英烈儿子一面》 三门峡市政府门户网站《青山埋忠骨 薪火永相传——“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毛兆祥夫妻千里祭儿记》
泪目了!2022年,两位老人感觉去日无多,趁有生之年千里迢迢来到儿子的墓前,他们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09 12:36: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