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强烈建议中小学恢复不及格就留级的制度。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育有个大问题,甭管孩子学没学会,考试考几分,反正到点就升级。考零分没关系,照样升;数学一塌糊涂无所谓,跟着上。 这哪是教孩子?这是把教孩子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任务。只要走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流程,至于孩子学了多少不重要,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呀。 我小时候一年级那会儿,班里有个留级生,本来跟我一届的,结果留到我们班了,我也就赶上了那一年有留级制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这儿就不允许小学留级了。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他肯定笨,结果人家学的比谁都快,成绩稳稳的前几名。 后来我有了孩子才明白,他不是笨,只是开窍晚了一点。多读了这一年,让他把基础打牢了,后面自然就顺了。 现在呢,孩子跟不上,硬推着走。一年级数学不及格,二年级照样上;三年级语文一塌糊涂,四年级继续混。结果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到了初中,连小学的知识都没搞明白,还学什么新东西,这不是害孩子吗?学习应该是步步为营才对,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我不明白,当初提这种建议的专家是哪来的勇气,认为学不会的孩子只要跟着走,慢慢就能学会了,这不是异想天开吗?我儿子就是个例子,他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明显没开窍,1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利索。 家里人都说别人都能上小学,怎么他就不行呢?但是我硬是顶着全家的压力,让他多读了一年大班,晚一年上小学。因为我知道现行的情况下,这是我有能力让他留级的唯一一次机会了。只有学前家长说了算,一旦有了学籍,家长就无能为力了。现在孩子三年级了,成绩在班里稳稳的。要是当年硬让他上,估计现在天天在及格线上挣扎呢。 现在有个怪现象,处处怕孩子受打击,所以不让留级,甚至一二年级都不让考试了。可现实呢,一个孩子天天在教室听不懂,作业不会写,学习永远垫底,这才是最打击人的。留级不是惩罚,而是补救。多读一年,把基础打牢总比一路混上去,最后彻底学不会强。 有人说,留级会让孩子自卑,可事实呢,真正让孩子自卑的不是多读一年,而是永远跟不上。我认识一个初中老师,他们班有些学生数学考二三十分,照样升级,到了初二,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家长后悔死了,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小学多读一年呢。 所以留级制度我建议恢复,但是呢也要有点规矩。 第一,真的跟不上的学生才能留级,别让能学会的孩子硬留。 第二,留级不是简单的重复,得调整教学方法,让孩子真正学会。 第三,别给留级生贴上差生标签。留级是补救,不是否定。 比如在学校里面可以尽量说是转学来的,或者说是生病休学了一年,总之要给孩子留面子,这样他也能更有自信。 教育不是赛跑,不是所有孩子都得同时到达终点。有人走得快,有人需要多点时间,硬拉着所有人一起走,只会让慢的孩子彻底掉队。给一次补救的机会,比一路拖垮孩子强1万倍。
我强烈建议中小学恢复不及格就留级的制度。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育有个大问题,甭管孩
岚岚看商业
2025-09-08 20:22:17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