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粟裕打了胜仗,向军团长寻淮洲请示是否追击,随后敬礼就要离开,政委却拍

碎星 2025-09-06 18:38:12

1933年,粟裕打了胜仗,向军团长寻淮洲请示是否追击,随后敬礼就要离开,政委却拍桌子:“站住!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意见?” 粟裕时任红七军团参谋长。 这年夏天,在闽赣边区,红七军团奉命阻击国民党李默庵部,在此次作战中,粟裕亲临前线,以少胜多,成功击溃了敌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击溃敌人后,粟裕亲自骑马返回军团指挥部,向军团长寻淮州汇报战果,并请示是否乘胜追击。 寻淮洲时年21岁,是当时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 寻淮洲的军事指挥能力十分出色,就连粟裕也非常敬佩他,对他敬重有加。 听说粟裕打了胜仗,寻淮洲很高兴,他分析,现在敌人已经是溃兵了,乘胜追击可以扩大战果,不仅同意了粟裕的追击计划,还表示会率部支援。 红七军团的政委叫乐少华,粟裕向寻淮洲汇报战果时,乐少华也在现场。 寻淮洲同意追击时,乐少华没说话,粟裕还以为乐少华也同意了,向两人敬礼后,就要离开。 谁知这时,乐少华突然拍桌子,怒道:“站住!政委制度不要啦,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意见?” 当时红军强调“党指挥枪”。 在这种背景下,政委在军中的地位很高,不仅负责政治工作,在军事行动上也拥有最终决定权。 寻淮洲虽然是红七军团军团长,但身为政委的乐少华却能干预、影响甚至改变寻淮洲的决定。 见粟裕没问他的意见,乐少华就认为,粟裕没把他这个政委放在眼里。而乐少华的脾气比较暴躁,工作作风强势、霸道,所以这才会拍桌子发怒。 除此之外,乐少华曾在苏联学习,并受到了王明的器重,他深受王明路线影响,对粟裕、寻淮洲这样实战经验丰富但非其“圈子”的军事干部就有些不信任和警惕。 种种原因之下,这才导致了乐少华动怒。 乐少华当即下令停止追击,并要求部队撤回。 这条命令,就导致敌人的溃兵逃走了,红七军团也没能扩大战果。 当晚,中央军委就发报询问,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消灭敌人的溃兵? 乐少华在回电中,并没有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反而在电报中指责粟裕是“反对政委制度的危险分子”。 此事过后,乐少华将粟裕视为“危险人物”,还派人监视粟裕。 这让粟裕很是不舒服,粟裕后来回忆道:“那种感觉,简直就像是做贼一样。” 尽管乐少华多次针对粟裕,但在1934年底的怀玉山战斗中,乐少华被敌人包围后,已经跳出包围圈的粟裕,还是决定去救他。 当时有指战员不满乐少华平日里的行为,还提议不要救援,粟裕不仅坚持去,还对身边人说:“难道我就这么点心胸?乐政委是军团首长,批评部属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对与错,就让时间去检验吧!” 粟裕找到乐少华时,乐少华已经受了重伤。 看到已经突围的粟裕来救他,乐少华很意外,同时又很感动,但他担心粟裕会因为救他而陷入敌人的包围,就对着粟裕急忙喊道:“你赶紧带着部队撤离,别管我,要保存革命火种!” 但最终,粟裕还是救出了乐少华,并派人送他去了上海治伤,经此一事,乐少华对粟裕的看法就改变了很多,对他十分感激。 在上海治好伤后,乐少华去了延安,之后长期从事军工生产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物资保障做了很大的贡献。 寻淮洲则在1934年的谭家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2岁,他的牺牲,可以说是非常可惜的。 粟裕则带着突围出来的部队继续坚持斗争,后来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逐渐成长为一个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1955年,粟裕更是被授予大将军衔,而且还是新中国第一大将。

1 阅读:7445

评论列表

yy

yy

51
2025-09-07 01:24

战神品德高尚

剑者仁心

剑者仁心

42
2025-09-07 11:06

记住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寻淮洲

漂泊的鱼 回复 09-08 14:54
不用记,对抗战稍微关注的都会知道这个名字,不牺牲不出意外最低大将

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

26
2025-09-07 12:21

寻怀洲!21岁当军团长,太牛逼了![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25 回复 09-07 21:14
活下来也能评元帅。

用户10xxx57

用户10xxx57

12
2025-09-07 12:28

1934年牺牲3,还在解放战争中做贡献?

用户74xxx86 回复 09-07 21:19
请不要用幼儿园去比好吗?现在的学前班都很厉害的啦。

用户15xxx59 回复 09-08 09:48
好歹也小学毕业,不带这么埋汰人的

猜你喜欢

碎星

碎星

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