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后宣布,26个国家将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以支持乌克兰在俄乌停火或和平协议达成后保卫自己的国家。 (参考资料:2025-09-05 财联社——马克龙:26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战后安全保障 包括部署海陆空部队) 一场由法国和英国牵头的“志愿联盟”线上会议,最终端出了一份看似重磅的成果:35个参会国中,有26个国家承诺,愿意在未来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这份由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宣布、并得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声明确认的共识,听起来分量十足,它甚至具体到了可以部署包括陆军、海军或空军在内的“保障部队”,这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忍不住称赞,说这是头一次见到如此严肃和具体实在的保障内容。 然而,掀开这份承诺的华丽封面,里面的条款却写满了限制,最关键的一条是,所有军事力量的部署,都必须等到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之后,说白了,这是一张为“战后”乌克兰开出的支票,解决不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而且,这些部队的任务也并非直接参战,他们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在非前线地区,核心目标是确保乌克兰的军事规模和能力在战后不受限制,这更像是一个监督和担保的角色,而非战斗力量。 即便是这样一份附带严格条件的承诺,联盟内部的步调也远非整齐划一,冲在最前面的,是会议的主持方法国和英国,他们明确表示,只要战争结束,就愿意派兵进入乌克兰。 但德国的态度就谨慎得多,柏林虽然口头承诺会参与,但把实际的军事行动和两个条件挂上了钩:一是整个保障计划必须足够清晰明确,二是美国的参与程度到底有多深,德国的眼睛,始终在盯着大洋彼岸。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立场则是一条清晰的红线:绝不会向乌克兰派遣一兵一卒,不过她也留了余地,表示愿意承担监督停火的角色,或者在意大利境内帮助训练乌克兰士兵。 这种“非战斗”支持,也正是马克龙所说的部分国家的替代方案,这让“26国派兵”的承诺含金量打了些折扣。 真正能决定这份计划是落地生根还是沦为空谈的,是棋盘外的两大玩家:美国和俄罗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和与会者通了电话,但其具体的支持形式,无论是他曾暗示的“空中支援”还是别的什么,都要在“今后几天内”才见分晓。 乌克兰显然在急切地争取美国,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通话时,重点就放在了追加对俄制裁和保护乌克兰领空上,甚至为此提交了具体方案,欧洲官员们搞出这么大阵仗,也有将特朗普拉入共同框架的意图,毕竟谁都知道,没有美国点头,欧洲的防务承诺总是显得底气不足。 而另一边,俄罗斯的立场则是一堵无法绕开的墙,从普京到外长拉夫罗夫,莫斯科方面已经多次、毫不含糊地表示,任何外国军队,特别是北约国家的军队出现在乌克兰,都是“不可接受的”,这几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整个保障计划的可行性。 和平的前景本就黯淡,泽连斯基虽然认为有必要与普京会晤,却拒绝了莫斯科的地点提议,并判断俄方根本没有结束冲突的意愿,自从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晤后,和平的希望就已变得渺茫。 所以,这份26国的安全保障承诺,在现阶段更像是一种复杂的战略信号,它既是给基辅打气,展现一种“我们会陪你到最后”的姿态,也是给莫斯科施压,增加其谈判桌上的筹码。 但其内部的分歧、对美国的依赖以及与俄罗斯根本性的对立,注定了从承诺到现实,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太阳]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后宣布,26个国家将向乌克兰派遣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9-06 15:38: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