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阿根廷为啥非得跑一万公里把牛肉便宜卖到中国?因为他们的牛肉根本卖不动,隔壁巴西牛肉不仅产量高,价格还低,阿根廷的只能堆仓库里发愁,这时候他们想起了中国,这里市场大,几万吨牛肉扔过来瞬间就被消灭了,而且中国还借了钱给阿根廷,眼看到期了要还不上,就只能拿牛肉抵账了。 今年上半年,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带着26家企业跑到中国参加展会,还专门办了"阿根廷牛肉日"活动,力图把自家牛肉推向中国人的餐桌。 表面上,这是一次普通的推销活动,实际是一串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经济难题。 米莱上台后,国家外汇紧得像手里攥着的最后几枚硬币,牛肉出口本来是阿根廷的拿手好戏,但过去一年,他们只运出九十多万吨,而邻居巴西却卖了将近一倍的数量。 更要命的是,巴西不但产量大,价格还压得低得惊人,让阿根廷在国际市场处处碰壁,冷库里一批又一批的冻肉堆着没人要。 存着不仅占地方,还得支付冷藏费,时间久了品质也会打折,这时候,企业们把目光锁定在中国,一个能在短时间里消化掉巨大进口量的大市场。 2024年,阿根廷往中国卖了将近六十万吨牛肉,占了全国出口的七成,到了今年,这个比例还在往上走,也就是说,他们每出口十块牛排,就有七块来自中国的订单。 为什么宁可远渡一万多公里、价格也得降一点?因为除了中国,他们没什么别的选择。 巴西的竞争力一次次把他们挤出其他市场,就连一些品质意识强的国家,也更倾向于采购便宜的巴西牛肉。 阿根廷虽然坚持天然牧养、味道好、口感佳,但价格硬伤始终压在那。 2025年上半年,中国牛肉进口总量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个多百分点,但国际价格却在往上爬,这让阿根廷看到了“趁热打铁”清库存的机会。 他们心里明白,即便卖低些,也能回笼现金,比把牛肉继续扔在冷库里强多了。 压在他们肩上的不只是牛肉本身,还有一笔沉甸甸的欠账。 几个月前,阿根廷央行和中国重新签了货币互换协议,延长到2026年才需要归还,额度高达350亿元人民币。 这相当于中国给了他们近50亿美元的缓冲时间,否则光这笔到期的外债,就足够让外储见底。 而让这笔钱“活”下去的办法之一,就是多出口到中国,用现金也好、用货物也罢,总之得把贸易顺差做出来。 牛肉因而变成了关键棋子,不停地跨洋到中国,既能换回美元,又能平掉一些人民币账。 为了多挖掘点利润,阿根廷企业这次不仅带来了常规的肉块,还打算把内脏、舌头等副产品推向中国市场,哪怕是过去卖不动的部位,如今也不愿浪费,毕竟在他们眼里,这都是能变现的资源。 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阿根廷牛肉天然放牧、肉质细腻,是值得买的选择,即便价格比巴西稍高,品质依然吸引着不少人。 然而,把大部分希望押在单一市场也像走钢丝,巴西的扩张速度并没有放慢,一旦中国需求松动,或者进口政策有变,阿根廷立刻会陷入被动。 短期来看,中国的确是阿根廷的救命稻草,但等眼前的债务舒了口气,他们恐怕必须重新规划出口版图,否则下一次再遇到全球市场震荡,恐怕连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这趟跨洋推销不是单纯的商业秀,而是一场关乎生存的硬仗。 每一块摆在展台上的牛肉,都连着冷库那头的堆积如山,也连着阿根廷的外汇账户,卖掉它们,不只是赚一笔生意,更是为整个国家争取一点喘息的时间。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相隔两万公里,中国为何能成为阿根廷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微风]阿根廷为啥非得跑一万公里把牛肉便宜卖到中国?因为他们的牛肉根本卖不动,隔
芸霄记史
2025-09-05 18:34:07
0
阅读:670
望断天涯.看红尘
没见国内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