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被央视怒批、脑袋空空,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这些

芸霄记史 2025-09-05 18:34:07

[微风]被央视怒批、脑袋空空,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这些年,娱乐圈的风向似乎一直围着“流量”打转,一个明星随便发张自拍就能收割上百万个赞,直播里喊上几句口号,就能让无数人掏腰包买单,广告邀约像雪片一样飞来,穿的全是大牌,出门就有粉丝围堵,看上去风光得不得了。   可热闹久了,人们才发现,不少所谓的顶流,其实在专业上很空,演得戏没层次,唱的歌没灵魂,离开滤镜后难有真正打动人的作品。   更要命的是,一个塌房新闻就能让他们一夜从顶峰跌到谷底,作品下架、代言解约,粉丝瞬间散去,来得快,去得更快。   久而久之,观众开始纳闷:这样的人,为啥能在公众面前站得那么高?   央视早在几年前就盯上了这种现象,不止一次在公开评论里点名批评。   有的文章直说,有些明星脑子“空空”,文化水平不行,却总想着靠脸吃饭,还有人对工作不上心,三观失衡。   等到今年在北京的阅兵式,事情就更有对比感了,现场仪仗队步伐整齐、装备先进,场面庄严得让人心头一热。   观礼台上出现的,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比如塑造过重要历史人物的演员、以作品弘扬正能量的文艺工作者、推动科技发展的企业家、在教育文化领域躬身耕耘的代表。   台上的人或许平日不常上热搜,但在行业里站得稳、做得实,反观娱乐圈那些“顶流”,这次却一个都没影,仿佛集体蒸发。   很多人心里都明白,这不是遗漏,而是选择,像阅兵这样的国家大事,需要的不是流量,而是能代表民族气质和社会价值的人。   央视的态度也很鲜明,舞台可以热闹,但不能失了分寸,人气可以有,但德行不能缺。   这些年频频出现的“塌房”事件,让大众对一些明星的信任一次次崩塌,国家级场合绝不会因一时的热度,把形象和格调交给风险不明的偶像。   邀请谁上阅兵观礼台,不只是座位的安排,更是一种向社会传递的信号:什么样的人,才值得被全体国民仰视。   这种选择,其实也是在替年轻一代立规矩,流量明星的受众大多是年轻人,如果国家级活动照搬娱乐圈那一套,红的就能上去坐,那传递出去的无非是“热度第一”,而不是“实力优先”。   现在不一样了,电视里看到的,是在科研一线拼搏的科学家,是用角色颂扬英雄的演员,是默默教书育人的老师,是为民族工业争气的企业家。   这样的榜样,能在无形中改变年轻人的审美,学会欣赏踏实、敬业、真诚的品质,而不是只看热度和外形。   说到底,央视和阅兵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真正能代表国家出现在重要场合的,不是资本包装出来的幻象,而是那些在历史里能留下痕迹的人。   流量会随时间褪去,但品行和担当会留下来。   娱乐圈要想真正长久,不是靠一天几条热搜,而是得拿出打得住、传得开的作品和做人原则。 【信息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央视网评丨“流量明星”岂能没有正能量 央视网2023-02-13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 海峡网2025-09-03触及心灵的震撼!甄子丹、陈梦、马龙、苏炳添……这些文体明星看了阅兵后这么说→】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