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

沈言论世界 2025-09-05 14:37:13

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1937年开始的,根本原因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大陆坚持的“十四年抗战”概念,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起点,是基于对日本侵华过程整体性的认定,认为从那时起日本对中国领土的武装占领和中国人民的抵抗就已经开始,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这种看法也得到了学界不少研究的支持,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抵抗活动以及随后一系列局部抗战,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割裂看待。   台湾方面以往更侧重1937年七七事变,这可能与当时国民政府主导的全面抗战爆发时间点有关,其军事行动和外交宣示更多以此为标志。   但这并不等于否认1931年后东北及其他地区中国军民的抵抗事实,更多是叙述重心和视角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的一些政治人物如蔡正元,也明确认同抗战的艰苦历程和巨大牺牲,并强调台湾与大陆共同的历史联结。   两岸在抗战历史叙述上的差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历史经历和后来不同的政治发展路径。   大陆方面强调抗战的全民性和连续性,注重东北抗日联军、各地义勇军等力量的前期贡献,并将抗战胜利与民族解放、国家新生紧密相连。   而台湾方面由于1949年后与大陆长期分治,其历史教育和对抗战的记忆,难免更多与当时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关联,其纪念活动也常围绕诸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展开。   不过,若深入探究,会发现这种“起点”之争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民族认同和国家立场考量。   中国大陆强调“十四年抗战”,意在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表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很早就开始了反抗法西斯的斗争。   这也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性强调,正如一些论述所指出的,抗战的胜利确保了被日本窃取的领土如台湾回归中国,具有重要的法理和历史意义。   蔡正元等人提及大陆为收复台湾付出了巨大牺牲,并非虚言。抗战胜利后,台湾得以光复,重新纳入中国版图,这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因此,两岸在抗战历史的认识上,虽有视角和侧重之分,但根本上是共享一段悲壮而光荣的民族记忆。   我们都铭记那些为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的先烈,他们的精神是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   认识到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何大陆方面会如此坚持“十四年抗战”的完整叙事——它关乎对历史的尊重,关乎对国家艰苦抗战历程的完整认知,也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历史正义。   历史叙述的差异不应成为隔阂的借口,而应成为增进理解、寻求共识的契机。毕竟,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份记忆与荣光,属于两岸所有的中国人。

0 阅读:319

评论列表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4
2025-09-05 21:28

以前也是叫八年抗战,是近年才改成十四年的。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