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首我可以归还给大陆,但我有一个要求,”2014年,宝岛星云大师和大陆签订归还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04 19:37:07

“佛首我可以归还给大陆,但我有一个要求,”2014年,宝岛星云大师和大陆签订归还佛首之前,提出了一个条件,让在场众人变了脸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千年之前,北齐赵郡王高叡曾请来当时最顶尖的工匠,用汉白玉雕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那年是公元556年,这尊佛像从此被安放在河北灵寿幽居寺,日夜守护着周围的村庄,村民们从小听着长辈讲,这佛像保佑风调雨顺,家宅平安,佛像安静站立了上千年,圆润的脸庞,微垂的双眼,像是在低眉思索,又像是在慈悲俯视,衣袍贴身而不失庄重,线条柔和,雕工细腻,哪怕是今天看,也依然令人惊叹。   可惜,千年的平安,终究敌不过一夜的贪婪,1996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幽居寺被盗,佛像的头颅被人用电锯硬生生割走,只留下一个光秃的脖颈,断口粗糙刺目,这尊佛像瞬间从完整的艺术杰作变成了一件残破的文物,村民愤怒又悲痛,文物保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心里五味杂陈,佛像的价值早已超越了金钱,那是一段文化的承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佛首被盗后,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线索,有人说它被偷偷运往香港,有人说它已经出现在欧洲的某个拍卖行,不管真假,真相始终扑朔迷离,为了防止更多损失,佛像的身体被转移到河北博物院保管,尽管保护得当,但没有头的佛像总让人感到遗憾,讲解员每次带游客参观,总会指着空荡的颈部叹气,这佛像的脸,不知流落何方。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八年,2014年的春天,台湾高雄的佛光山收到了一份匿名捐赠,一尊汉白玉佛首悄然抵达,星云大师多年致力于佛教文化推广,对于佛像的识别极为敏锐,他注意到这尊佛首的雕工、神态、材质都非同一般,尤其是颈部那些锯痕,像是被匆忙切割留下的印记,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可能就是那尊失踪多年的佛首。   于是,星云大师立刻联系了大陆的文物部门,专家们得到消息后,火速前往台湾,比对工作严谨而细致,不仅以三维扫描的方式还原断口形状,还检查了雕刻风格、衣纹走向、材料质地,每一项数据都在印证一个结论:这就是1996年从幽居寺被盗的佛首,失踪十八年的文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确认身份之后,河北方面希望接回佛首,让它和佛身重新合璧,星云大师没有要任何金钱回报,也没有提出苛刻要求,只希望佛首能在台湾合璧一次,在岛内展出几个月,让那里的信众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件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珍品,这不是交易,也不是交换,只是一份文化的尊重与信仰的执念,这个请求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2015年5月,河北博物院将佛身运往佛光山,运输过程中,佛像被层层包裹,恒温恒湿,保护措施细致到每一毫米,在高雄佛光山的大雄宝殿里,佛首缓缓安装回原位,当断口与佛身严丝合缝地契合那一刻,诵经声响彻大殿,许多人眼含热泪,有老人千里迢迢赶来,只为见一眼这尊合璧后的佛像,三个月的展出,吸引了上百万参观者,每一个人都在佛前祈愿,也在回望那段曾经的断裂与重聚。   2016年2月26日,星云大师亲自护送佛首回到大陆,他已年迈,却坚持亲力亲为,手里一直紧紧抱着那尊石像,像是护着一个家书归来的游子,在交接现场,他用白绢轻轻擦拭佛首上的尘土,动作缓慢而庄重,那一刻,镜头记录下了这位老人跪在佛前的身影,对很多人来说,这不只是一次文物的归还,更是一场文化的回归。   佛首终于回到了河北博物院,与佛身永久合璧,策展人刻意保留了那一道盗割留下的伤痕,没有用技术去掩盖,他认为,那是历史的印记,是过去曾经的见证,展柜前的说明牌上写着一句话:有些伤口,是为了让我们记住。   幽居寺如今依然静静伫立,另两尊无首佛像仍站在风中,它们的基座上,被刻上了“待归”两个字,村民们自发为它们重铸一尊小型铜佛,故意在脖颈处留一道缝隙,留给未来的团圆,香客们将祈愿纸条塞进那道缝里,写下对团聚的盼望。   信息来源:金身合璧与国宝归原——由星云捐赠北齐佛首谈起——人民网    

0 阅读:87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