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起,菲律宾所有大米进口要按下60天的暂停键,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暂

修竹崽史册 2025-09-04 14:40:35

从9月1日起,菲律宾所有大米进口要按下 60 天的暂停键,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暂停进口大米吗?至于这么大动静?可别小瞧菲律宾,它可是全球排得上号的大米进口国,每年都得从国外买走几百万吨大米,才能补上国内的供应缺口。   这次暂停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而是多重压力下的选择。   菲律宾每年9到10月正是水稻大量收获的季节,这时如果进口大米还在不断涌入境内,本地农民种出的稻谷很难卖个好价钱。   一旦收购价低了,农民收入就被严重挤压,很多人种地一年,就靠这个季节决定收成能不能让一家人安稳度日。   政府这次下决心管住进口,就是为了在农民收获高峰期间,把本地稻米优先推向市场,让农民卖得出、卖得好。   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明显,菲律宾自己种的粮食一直不完全够吃,靠进口补缺。   但越南、印度等主要供应国,也因为气候变化、政策管控等问题,不时出现涨价或限制出口。   这种压力传导到国内,米价时涨时跌,对消费者和政府都是挑战,暂停进口,可以暂时减少市场冲击,保障本地供应,也让菲律宾农业有喘息机会。   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商不得不调整发货计划,一些等着收钱的企业只能观望。   在菲律宾本地,进口商同样头疼,他们此前签下的大米合同,如果不能如期进港,就会带来资金和库存压力。   对于一些依赖进口的贸易公司,短期内或许会面临滞销甚至合同违约风险,再加上暂停令执行起来相当严格,商务部还专门提醒,违规企业一旦发现就会被拉入“黑名单”,未来申请进口资格可能直接被拒。   菲律宾国内市场短期内肯定会感到变化,减少进口,市场里米的供应会趋紧,但政府说本季收获量能基本保障日常需求。   只是优质米和小包装米价格可能的小幅上涨难以避免,有些消费者可能要调整一段时间的饮食习惯。   从农民角度来看,收购价会涨一些,他们能卖个好价钱,也算是在近些年粮食危机频发的环境下喘口气。   政府还专门推动国有机构收储大米,并且严控转运和分销环节,一旦发现有囤货和炒价,处罚会很重。   暂停进口也不是绝对不能动的,官方设定的60天期限,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提前结束或者延长。   极少数特殊需求品种,可以申请豁免,但手续非常严格,基本只是维持极少量特殊供应。   为了避免出现供应断档,很多贸易商在禁令生效前拼命赶货,也造成了8月末一波“抢运潮”,只是进入9月后,大米进口几乎全部暂停。   财政上,这项政策代价也不小,海关两个月收入预期减少近43亿比索的关税和增值税。   但政府坚持暂时的阵痛,是为了换来农民的收益和市场的稳定。   菲律宾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粮食安全和产业链自主能力,如果这次暂停能把农民利益保住,让本地稻米更有竞争力,以后即使恢复进口,也有底气和谈判筹码。   各方关注这次政策的影响,原因还在于菲律宾是全球大米市场的风向标。   美国农业部门预测,未来几年菲律宾进口量还可能持续走高,到2026年或许能突破550万吨,长远来看想完全自给几乎不现实。   这次暂停是一次复杂的平衡,对农民保护、供应调度、粮食价格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对于菲律宾本地来说,这一轮阵痛之后,能不能真正让农民收入提高、市场平稳,还需要后续政策接力和市场调节。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