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来参加9.3阅兵我不意外 洪秀柱也抵达北京我也不意外 但是他为什么会来 202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其中一些来自台湾地区的嘉宾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比如苑举正,这个总在节目里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红统”教授来到大陆那是众望所归。 还有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来也很正常,毕竟她这几年为了抗战历史宣讲跑了十几个城市。 但当吕诗礼穿着海军常服出现在北京饭店门口的照片传开时,不少人盯着屏幕犯嘀咕:这位年轻舰长为什么站在这里? 要弄明白吕诗礼为什么会来,得先看看另外两位嘉宾的分量。 苑举正作为台湾大学的教授,这几年最让人记住的,是他在课堂上把“七七事变”的史料一张张铺开,告诉学生“这不是别人的历史,是我们爷爷奶奶辈的亲身经历”。 他这次来北京前,在台北的讲座上还说过,大陆的阅兵不是秀肌肉,是在提醒大家“和平需要实力守护”。 这种把历史和现实拧成一股绳的视角,让他的出席成了两岸知识界的一种默契,不管政治立场如何,民族的记忆不能断档。 洪秀柱的到来,更像是一种历史传承的象征。她从2023年就开始收集台湾同胞的抗战故事,那些曾参加过滇缅战役的老兵口述、藏在老相册里的泛黄军装照,都被她整理成了《两岸共忆抗战史》的纪录片。 洪秀柱的身影出现在阅兵现场,等于在告诉所有人:台湾从来不是抗战的旁观者,那些流在这片土地上的热血,和大陆的牺牲连在一起。 那吕诗礼呢?这位三十出头的海军舰长,既没有苑举正的学术声望,也没有洪秀柱的政治资历,却在去年夏天因为一段视频火了。 当时他指挥的护卫舰在南海遭遇外机抵近侦察,对方试图穿越编队航线,吕诗礼站在舰桥里用英语喊话:“这里是中国领海,你已进入禁航区,立即离开!” 声音不大但字字有力,最后外机灰溜溜转向的画面,被网友剪成了短视频,配文“这才是最帅的中国军人”。 他的出现,其实藏着阅兵的另一层深意。 这次亮相的45个方队里,有不少像吕诗礼这样的年轻面孔。那些驾驶新型舰载机的飞行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操控无人机的操作员,很多是刚毕业的军校学员。 这些年轻人和抗战老兵的方阵隔空相望,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对话。80年前,前辈们用步枪和血肉之躯保卫家园;80年后,新一代用科技和专业守护安宁。 吕诗礼能站在这里,就是因为他代表着这种“接力”,国家需要让世人看到,保卫和平的力量正在年轻一代手里传承。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舰长吗?但看看他肩上的责任就知道不简单。 他所在的舰队常年在南海巡逻,护航过的商船超过500艘,驱离过的不明船只加起来能装满一个港口。 去年台风天,他指挥舰艇救援遇险渔民,在10级风浪里把12个人从翻沉的渔船上拉了回来。 这些事没有多少人知道,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国家的海疆和百姓的安全。这次邀请他来,也是在告诉大家:英雄不只是历史书里的名字,还有那些每天站在岗位上的普通人。 台湾网友的讨论里,有人说“吕诗礼比某些只会喊口号的政客强多了”,这话其实说到了点子上。 苑举正和洪秀柱的到来,是在精神上给两岸同胞搭桥梁;而吕诗礼的出现,则是用行动证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人在为这个民族的安全拼尽全力。 这次阅兵展示的那些新装备,从坦克到导弹,从无人机到航天部队,最终都要靠像吕诗礼这样的军人去驾驭,他们才是这些“硬家伙”真正的灵魂。 现在再回头看那个问题:吕诗礼为什么会来?或许答案很简单。 国家记得那些在课堂上传播历史的人,也记得那些在海峡两岸奔走宣讲的人,但更不会忘记那些在一线默默守护的人。 这场阅兵,本来就是给所有为民族付出的人一个致敬的舞台,不管他们是学者、前辈,还是年轻的舰长。
有人问台湾省苑举正教授:“你凭什么参加大陆9月3日阅兵?”没想到,苑举正一番话,
【32评论】【105点赞】
国粹老邹-专业卫浴20年
祖国欢迎您[赞]
乆亍
吕诗礼在台湾的政论节目上经常自称“小舰长”,三观正[点赞]
用户10xxx89
看标题以为吕是台湾同胞,晕!
佛山无影脚 回复 09-04 22:00
就是台湾同胞,台军的舰长
用户10xxx82 回复 09-04 23:39
本来就是啊。
aab
小编你看看自己写了个啥,名字写反了,年龄也乱编。
用户85xxx47
台湾海军!!是兄弟
用户72xxx09
回去会被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