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的这场大戏,如今正卡在一个谁都看得懂却解不开的时间节点上。8月29日下午3点,泰国宪法法院将对总理佩通坦的“违宪案”作出最终裁决。 而仅仅5天之后,9月3日,北京将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东盟多国领导人已确认出席。可这份名单里,既没有佩通坦的名字,也没有代理总理普坦的位置。 表面看是“时间来不及”——29日裁决,3日阅兵,确实仓促。但真正卡住泰国的,是那场还没打完的官司背后,盘根错节的权力拉扯。佩通坦的麻烦源于一通电话。 6月,泰柬边境冲突后,她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通话,一句“叔叔”的称呼和对军方指挥官的批评被曝光,36名参议员立刻联名控告她“损害国家利益”。 反对派咬住不放,宪法法院7月暂停了她的总理职权。即便8月29日法院判她胜诉,恢复职务,这场胜利也带着裂缝。 军方和保守派虽近期转向支持佩通坦,在预算案表决中没拆台,但支持不等于信任。泰国军方政党在政坛影响力深厚,9名宪法法院大法官中7人与军方关系密切。 他们的支持更多是权宜之计——避免政局真空冲击自身利益,同时借他信家族平衡各派势力。这种脆弱的平衡下,佩通坦就算重返总理府,每一步仍如履薄冰。 此时若高调访华,无异于给反对派递弹药,他们完全可以炒作她“借外力固权”,甚至扣上“亲中卖泰”的帽子。 在泰国民族主义情绪已被边境冲突点燃的当下,这种风险她冒不起。佩通坦不是不想来。今年2月她刚以总理身份访华,推动两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中泰铁路合作、打击跨境电诈都是重头戏。 若能参加阅兵,既能彰显中泰紧密关系,又可借中国影响力缓和泰柬边境紧张,对她内外都是加分项。但问题是,泰国政治的“内伤”未愈。 代理总理普坦虽放狠话要起诉洪森父子,甚至威胁国际逮捕,但这恰恰暴露了泰国对柬政策的被动性。行动越激烈,越说明内部共识不足,需对外强硬转移矛盾。 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很清晰:不当裁判,只做调停人。王毅外长邀请泰柬外长云南茶叙,明确支持双方对话,提出协助边境扫雷。 这种建设性姿态,既符合中国“睦邻安邻”的外交原则,也避免卷入泰国政治漩涡。对佩通坦而言,当务之急是弥合国内裂痕,而非在国际舞台亮相。毕竟,若后院失火,外援再强也难救近火。 新马等国正加速对接中国产业链升级,中老泰铁路一旦贯通将重塑中南半岛物流版图。泰国若因内耗拖延,可能错失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窗口。 更现实的是,中国游客是泰国旅游业的支柱,2024年赴泰超670万人次。政治动荡若影响游客信心,对经济才是致命伤。 泰国政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佩通坦案表面是外交风波,实则暴露了更深的结构困境:总理权力受军方、法院、反对党多重制衡,政策空间被压缩。 即便她29日胜诉,执政联盟内部分歧仍在,反对派虎视眈眈,民族主义情绪更是一把双刃剑。此刻泰国最需要的不是外交秀场,而是疗愈内伤的喘息期。 中国对此展现的理解,恰恰是大国智慧的体现——不施压、不选边,坚持开放合作,等泰国自己理顺脚步。毕竟真正坚固的伙伴关系,从不会因一场缺席而动摇。 泰国的“怂”,本质是认清现实后的隐忍。等风暴暂歇,中泰金色五十年的篇章,自会续写下去。 参考资料:8月29日裁决在即:佩通坦能否顺利过关?泰国政局将迎拐点 2025-08-28 17:14·红星新闻
泰国的王室是一个很可怕的存在,他信家族多年来与王室斗来斗去,最终不得不让自己家的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