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报道,理想汽车的自研智驾芯片,终于进入了关键阶段,理想的首颗自研芯片 M100 已在今年一季度完成样片回片,短时间内通过了功能与性能测试,目前已经上车,进入小批量道路测试。
根据晚点的披露,M100 在不同计算任务中展现出差异化优势。
在运行大语言模型时,一颗 M100 的有效算力,大致相当于两颗英伟达 Thor-U(一颗抵两颗)
而在传统视觉任务上,它甚至可以对标三颗 Thor-U(一颗抵三颗)
在智驾算法逐渐锁定的未来,理想芯片有望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芯片研发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除了 NPU、SoC 等硬件,还涉及算法、编译器和软件适配,通过更灵活的软件调度,把硬件潜力最大化。智驾芯片在 Transformer 架构和低精度算力的支持,正在成为新一代芯片的核心。
理想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依赖英伟达和地平线,保证当下产品的竞争力,比如 MEGA、i8 等纯电车型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U,并且推动自研芯片落地,M100 预计明年量产上车。
大v聊车新能源汽车理想辅助驾驶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