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鲁迅不能抽烟,岳飞便不能纹身,李白更不能醉酒,武松打虎也该入刑。” 这样的论调,源自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入口处的一幅墙画。这幅画里,鲁迅夹着一支烟。这张“鲁迅夹烟”的图像,让整个网络议论纷纷,争议之激烈超出预想。 控烟倡导者孙女士在八月二十二日向“浙里办”平台提交投诉。她明确指出,描绘鲁迅手持香烟的墙画不合适。孙女士认为,户外公共场所不应暗示吸烟。 原本版画鲁迅在室内吸烟,墙画去掉背景后放在室外,可能误导人们在户外吸烟。她更担心,这种形象对未成年人是坏榜样。为避免潜在健康风险和误导,孙女士提议,将现有墙画替换成鲁迅右手握拳伏案的形象。 她强调,这不仅关乎公共健康,也关系到下一代的价值观引导。绍兴市文旅局在八月二十五日回应,表示不会仅凭个人投诉就贸然行动,鲁迅吸烟是客观事实。 这幅墙画早已成为鲁迅故里的重要文化标志,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文旅局承诺,会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再作决定。 最初,绍兴市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接到投诉后,指出鲁迅故里景区由市文旅集团主管,超出其管辖范围,他们建议孙女士直接联系市文旅集团。 后来,市文旅局工作人员透露,收到全国各地来电,多数意见是不主张更改墙画。最终,绍兴市文旅集团将研究并给出官方答复。 孙女士的投诉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舆论迅速分为两派。不少网友不理解并反对她的提议,觉得太过苛求。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反向举报和一些讽刺言论。 有人开玩笑说,鲁迅换成握拳形象,会不会让青少年学打架?还有人调侃,建议举报端午节,以免青少年模仿屈原。面对网上的批评,孙女士引用鲁迅的话“从来如此,便对吗?”来反驳。 她想让大家思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是否就一定是正确的。不过,截至报道时,她在社交平台关于此事的置顶文章已经看不见,显示她承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公共空间如何平衡历史人物的真实呈现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公共健康理念。一方面,人们主张尊重历史,认为鲁迅吸烟是那个时代的常态,不该用今天标准评判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则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强调视觉符号可能影响行为习惯,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引导作用。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影响力至今不减。 他的长孙周令飞曾提到,“鲁迅同款背心”在当代仍流行,这正是其文化符号生命力的体现。对于这次墙画争议,周令飞表示,他尊重每个人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敬佩那些敢于提出意见的人。 周令飞个人认为,对于这类争议,“一笑了之”就好。他相信公众心中自有判断事理的标准。他更看重铭记历史,尊重历史本貌,而非在次要细节上无休止争论。 鲁迅当年著书立说,并非为了让后人在其个人形象的吸烟细节上争论不休。我们今天讨论这幅画,也应思考历史人物形象,如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承载真实。 同时,它又不与当下社会进步理念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鲁迅夹烟”墙画的争议,不仅是对特定图像的讨论,更是对文化传承方式、公共利益维护与历史尊重之间复杂关系的一次展现。 它促使我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以更包容、更具历史洞察力的眼光审视传承文化遗产。这场风波的深远价值在于激励社会各界进行更具建设性的理性对话。 我们要努力在坚守历史真实、倡导健康生活以及珍视文化符号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实践。
这是鲁迅的真实照片。第一次知道,鲁迅特别矮,150厘米多,连160都不到。照片中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