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女护士张道华的眼睛被炸瞎,陷入昏迷,醒来后,她已经看不清东西,

趣史小研究 2025-08-26 16:59:01

1951年,志愿军女护士张道华的眼睛被炸瞎,陷入昏迷,醒来后,她已经看不清东西,谁知这时,她却听到了美军在叽里呱啦地讲话! 1951年春天,第五次战役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咱们志愿军的180师,当时被美军三面死死咬住,情况万分危急。师部下了死命令——分头突围,能跑出去一个是一个。 张道华当时不在一线冲锋,她是后方野战医院的一个小护士。前线一崩,医院立马就成了火线。院长下了命令,医院也得跟着突围,不然两百多号伤员加所有医护人员,都得交待在这儿。 分到张道华手上的,有七个。这七个人里,两个是重伤,一个腿废了,还有一个昏迷不醒,得靠人背。这个16岁的姑娘,二话不说,把那个昏迷的伤员死死捆在自己背上,带着剩下的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外冲。 他们一路往马平里那边的山谷撤。可两条腿哪儿跑得过天上的飞机?美军的侦察机很快就发现了他们这支小小的队伍。紧接着,轰炸机就跟苍蝇见了血一样,一架接一架地扑了过来。 炸弹跟下雨似的往下扔,整个山谷都在发抖。张道华背着一个,还得领着五个,领着他们钻树丛,绕石头,拼了命地找掩护。她那时候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人不能全扔在这儿。 一轮轰炸过去,队伍里的院长和主任医师就都倒下了,被弹片打中了,站都站不起来。张道华想去救他们,两个老同志却冲她摆手,喊着:“别管我们,快带人走,别被拖累了!” 她带着剩下的人刚跑出去没多远,身后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响。那枪声,像两颗钉子,狠狠砸进了她的心里。她后来才知道,院长和主任为了不当累赘,自己结束了生命。 强忍着悲痛,她继续带着人跑。可跑了一段,一清点人数,又发现不对,那个腿部重伤、一直被大家抬着的战友不见了!张道华把其他人安顿好,自己一个人,又扭头冲回了那片刚刚被炸过的死亡之地。 她回去找人了,也确实找到了。可就在她准备带人离开的时候,敌人的飞机又来了。一颗炸弹,不偏不倚,就在她身边炸开。 一股巨大的力量把她掀飞了出去,她脸上黏糊糊的,全是血,脑子里嗡嗡作响,然后,眼前就彻底黑了。 她当时还以为是暂时的,是被震懵了。她下意识地问身边的战友:“你们看得见不?”回答她的,是压抑不住的哭声。 她没哭,也没喊。她异常冷静地对战友说,你们带着伤员赶紧走,别管我,我走不了了,只会拖累大家。战友们看着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一颗手榴弹塞进了她手里,然后转身,带着其他人消失在了黑暗里。 她一个人,靠着冰冷的泥地,没过多久就因为失血过多晕了过去。 等她再次醒来,世界依然是一片漆黑。但耳朵里,却钻进了一些她听不懂的声音。是英语!叽里呱啦的,还夹杂着皮靴踩在泥土上的声音。 美军!他们正在打扫战场,搜寻活口。 那一刻,死亡离她只有几步之遥。换做是你我,可能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了。可张道华没有。她甚至没有一丝颤抖,而是立刻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把自己伪装成一具尸体。 她能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美国兵走到了她跟前,似乎是为了确认,抬脚就给了她一脚,正中肋骨。剧痛传来,她感觉骨头“咔嚓”一声就断了。但她死死咬着牙,没吭声。 另一个士兵,抡起枪托,又往她身上狠狠砸了一下。又是几根骨头断裂的剧痛。她还是没出声,没动一下。 那几个美国兵看她跟尸体一样没任何反应,骂骂咧咧地走了。 危险过去了,她还活着。但身上是碎的,眼睛是黑的,周围是死一样的寂静。饥饿、寒冷、剧痛,像潮水一样一阵阵淹没她。她就在那片尸体堆里,躺了不知道多久。 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口令,是中国话!那一瞬间,她说,就像有人在她那片漆黑的世界里,点亮了一根蜡烛。 她用尽全身力气,回应了一声。那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但还是被听见了。 一支同样在突围的志愿军小分队发现了她。带队的干部叫王一民,看到浑身是血和泥,眼睛蒙着血痂的张道华,二话不说,让人把她抬上担架,带出了那片绝地。 命,保住了。但眼睛,是彻底保不住了。 回国后,组织上考虑到她的情况,准备给她安排疗养,让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可这个硬气的姑娘拒绝了。她说,我还有手,我能养活自己。 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盲文,又学了盲人按摩。靠着这门手艺,她不仅养活了自己,后来还进了医院工作,甚至当上了盲人工厂的厂长,带着和她一样的残疾人自力更生。 她一辈子没结婚,也没跟人抱怨过自己的遭遇。有人来采访,想把她的事迹写成英雄故事,她总是摆摆手说:“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没死成。” 人活着,很多时候靠的不是运气,就是靠那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硬气。 她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她的心里,比谁都亮堂。她用自己的一生,活出了一种尊严,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尊严。 她没有活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没有拿自己的伤残去索取什么。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靠自己。

0 阅读:0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