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燕王后,娶了徐达的长女,两人感情很好。朱棣的七个子女,全是徐氏所生。徐氏病死后,朱棣想让徐氏的妹妹当皇后,遭到拒绝后,便再也没有册立皇后。 洪武九年,17岁的燕王朱棣迎娶了15岁的徐氏。这场婚礼从定亲到举办,处处透着 “顶配” 规格 ,新郎是朱元璋第四子,手握兵权的燕王,新娘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 说起来,徐氏能嫁给朱棣,还得感谢朱元璋的 “慧眼识珠”。 朱元璋曾当着徐达的面直言:“咱哥俩是老交情了,不如结个儿女亲家,让你闺女嫁给我家老四朱棣”。 徐达一听自然喜出望外,毕竟能和皇室联姻,对徐家来说是天大的荣耀。 徐氏绝非普通的 “大家闺秀”,她从小跟着父亲徐达耳濡目染,不仅通读经史,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甚至能和徐达一起讨论兵法。这样的 “文武全才”,恰好对上了朱棣的胃口 。 要知道,朱棣可不是个安于享乐的皇子,他常年驻守北平,喜欢骑马射箭、研究军事。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朱棣就被徐氏的谈吐和气质吸引,而徐氏也对这位英武不凡的燕王颇有好感,一场始于权谋的婚姻,就此埋下了深情的种子。 婚后,朱棣奉命驻守北平,徐氏承担起 “贤内助” 的角色,她不仅把燕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还经常和朱棣一起讨论军政大事。 徐氏还特别懂得 “顾全大局”,朱元璋晚年猜忌心极重,对功臣和藩王处处提防,徐氏便经常提醒朱棣 “低调行事”,还主动给朱元璋和马皇后写信问安,用 “孝顺” 和 “谦逊” 为朱棣赢得了不少好感。 马皇后去世后,徐氏特意赶到南京,守孝三年,期间粗茶淡饭、素衣素食,朱元璋得知后,对这个儿媳赞不绝口,还特意赏赐了她不少财物。 在这样的相互扶持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从洪武九年到建文元年的23年间,徐氏先后为朱棣生下了七个孩子,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和四个女儿(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咸宁公主)。, 在古代皇室中,皇子往往有多个妃嫔,子女也多是 “庶出”,而朱棣的七个子女全是徐氏所生,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足以说明,朱棣对徐氏的宠爱有多深,甚至可以说,在徐氏活着的时候,朱棣几乎没有碰过其他妃嫔。 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 “削藩”。周王、湘王、代王等藩王先后被废, 朱棣深知下一个就是自己,于是在北平起兵,发动了 “靖难之役”。 起兵之初,朱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兵力不足、粮草短缺,还得应对朝廷大军的围剿。 朝廷派大将军李景隆率领 50 万大军攻打北平,而此时朱棣正率军在外攻打大宁,北平城内只剩下老弱妇孺和少量兵力,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生死关头,徐氏站了出来,她亲自召集北平城内的将士家属,对她们说:“现在燕王在外打仗,城里兵力空虚,敌人马上就要来了。你们都是将士的家人,应该和我一起守护北平。” 将士家属们被徐氏的勇气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参战。 随后,徐氏又亲自登上城楼,指挥士兵守城。她不仅把自己的首饰和财物拿出来犒赏士兵,还带领妇女们制作盔甲、搬运砖石,甚至亲自上阵射箭杀敌。 正是因为徐氏的沉着指挥和顽强抵抗,北平城才得以保全,为朱棣回师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建文四年(1402 年),朱棣率军攻入南京,登基称帝,改元 “永乐”。同年十一月,徐氏被册封为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徐氏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更加注重 “母仪天下”。她不仅继续辅佐朱棣处理朝政,还经常劝谏朱棣 “体恤百姓”“重用贤才”。 徐氏曾多次向朱棣推荐有才华的大臣,其中就包括后来的 “三杨” 之一杨荣。 永乐五年(1407年),徐氏突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朱棣得知后,心急如焚,他不仅亲自照料徐氏的饮食起居,还下令召集医生为徐氏诊治,甚至亲自去太庙为徐氏祈福。可即便如此,徐氏的病情还是一天天恶化,最终病重而死。 徐氏的去世,对朱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连续数日不上朝。为了纪念徐氏,朱棣不仅下令将徐氏葬在自己未来的陵墓 长陵之中,还亲自为徐氏撰写了碑文,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之情。 可日子总要继续,后宫不能没有 “主心骨”。大臣们见朱棣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便纷纷上奏,请求朱棣册立一位新的皇后。 朱棣一开始并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没有人能比得上徐氏。但架不住大臣们反复劝谏,朱棣便开始考虑 “续弦” 的事情。而他心中的最佳人选,就是徐氏的妹妹徐妙锦。 于是,朱棣便派人去徐府提亲,不想,徐妙锦竟然直接拒绝了。 朱棣又派了几位大臣去劝说,可徐妙锦态度坚决,甚至当着大臣的面剪掉了自己的头发,表示要遁入空门。 后来,徐妙锦果然遁入空门,在南京的一座寺庙里当了尼姑,终身未嫁。而朱棣之后也再未册立过皇后,虽然有过一些妃嫔,但都只是 “应付” 而已,再也没有像对待徐氏那样,给予过任何人如此深厚的感情。
朱棣当燕王后,娶了徐达的长女,两人感情很好。朱棣的七个子女,全是徐氏所生。徐氏病
帝王八卦
2025-08-26 16:07:27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