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 8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按照乌克兰和美国计划达成的价值500亿美元的无人机生产协议,未来五年,乌美将每年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 乍看之下,这数字实在有点夸张。但如果你了解乌克兰这几年在无人机领域近乎“疯狂”的产能跃进,就会发现这目标并非天方夜谭。 2023年初,乌克兰的年产能还只有30万架左右,可到了2023年底,他们直接喊出了“百万计划”,结果2024年实际产量直接飙到400万架。 再到今年3月,总统顾问卡米森直接宣布年产能已达500万架。这种指数级增长,背后是战时需求、全民动员、政策松绑与技术迭代多重因素叠加的成果。 泽连斯基现在敢定下年产千万的目标,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他对乌克兰工业体系转型后爆发力的信心。 这次合作最“反转”的地方在于,它颠覆了传统军工贸易的流向。长期以来,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国,技术输出、装备外销是常态。 但这次合作中,美国不仅卖武器给乌克兰,还要反过来“进口”乌克兰的无人机。这种角色互换背后,是美国对乌克兰无人机实战价值的重新评估。 在俄乌战场上,乌方已经用AI软件把FPV无人机的命中率从20%提升到了惊人的70%,这种战场淬炼出来的技术,恰恰是美军装备库中相对稀缺的“低成本高效益”类型。 特朗普那句“我们不是在赠送任何东西,我们是在出售武器”,现在看来,其实是双向交易的一个伏笔——美国在卖高端装备的同时,也在买乌克兰的“战场智慧”。 对乌克兰而言,这份协议的意义远超军事层面。它其实是一张“战后经济牌”。军工产业目前已经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无人机企业数量两年内激增142%。 如果能借美国的资金和市场渠道,把无人机产业做成国家支柱,不仅能在战时维持经济运转,更能为战后重建提供持续造血能力。 泽连斯基把协议启动时间绑定在“停火之后”,其实是在向国内外传递一个信号:乌克兰要的不仅是战场停火,更是一个以产业为根基的安全保障框架。用500亿的产业投资撬动千亿级的军购安全承诺,这笔账,乌克兰算得很精。 当然,这个宏伟计划也面临现实挑战。虽然乌克兰产能增长快,但国防采购资金一直跟不上产能扩张。 2024年,乌军方实际签约采购的无人机数量仅占全国产能的40%。若要在未来稳定供应千万级产量,资金链与零部件供应链的问题皆需通过国际协作予以解决。 此外,协议中提到的“联合生产”模式如何落地——是美国技术嫁接乌克兰的实战经验,还是乌克兰利用美资扩大本土制造?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产业自主权与技术转化效率。 泽连斯基这次宣布的五年计划,表面看是一张产能时间表,实质是乌克兰向世界提交的一份“产业转型宣言”。它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即便在战火中,乌克兰也没有放弃对经济未来的主动谋划。 素材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官方账号 2025-08-21 23:25
快报,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 8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
沈言论世界
2025-08-22 12:20:07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