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年那一仗确实是把我们打醒了,所有的装备都验证了一下,首先部队要装备钢盔,五六半自动不能用了,62 式轻坦克不能用了,越军的轻武器比我们要先进不少! 越南装备的苏联的原版 56 要比我们好的多!催生了 81 式! 那时候才真明白,“能打仗” 和 “能打赢仗” 之间,差着实打实的装备硬功夫。就说钢盔这事儿,之前总觉得是 “累赘”,部队里不少人还带着布帽,结果战场上子弹碎片、弹片飞过来,没个硬防护根本扛不住。后来紧急给前线送钢盔,哪怕是简单的仿制品,也实实在在少了不少伤亡 —— 这哪是戴在头上的铁壳子,是拿血换回来的教训。 五六半自动也冤,平时练瞄准、打靶挺顺手,可真到了丛林里就露怯了。越军手里的枪不少是全自动,人家一扣扳机能扫一梭子,咱们这还得拉一下打一发,等你瞄准了,敌人早钻林子了。不是说五六半自动造得差,是它压根不适合那会儿的战场:越南多山多树,近战、突袭多,拼的是火力密度,这时候 “精准” 不如 “能快速打起来” 管用。 62 式轻坦克更让人心里堵。本来想着轻装上阵,在山地里灵活,结果呢?装甲薄得可怜,越军的火箭筒都能打穿。有时候坦克开出去,士兵都替里头的人捏把汗。不是设计师不用心,是之前对 “战场需求” 摸得不准 —— 没料到对方手里有那么多轻便的反坦克武器,也没算到热带丛林里的地形对坦克装甲的考验这么大。 越南那苏联原版 56,说起来跟咱们的五六式算 “亲戚”,可细节上差太远。人家的枪管钢材好,连续打也不容易炸膛;弹匣供弹顺畅,很少卡壳。咱们的呢?有时候打几发就得拍一下弹匣,不然子弹卡着出不来。这差距不是偷工减料,是那会儿咱们的工业底子薄,材料工艺、加工精度都跟不上,仿制品终究是仿制品,没人家的核心技术。 也多亏了这一闷棍,才催出了 81 式。那会儿军工部门憋着股劲,照着战场反馈一点点改:既要能像全自动那样连射,又得有半自动的准头,还得扛造,不管是淋雨还是进沙子,拿起来就能用。后来 81 式列装部队,战士们摸着枪说 “顺手”,这 “顺手” 背后,是把之前吃的亏、受的疼,全揉进了设计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东方大国也许是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所以最近才接连亮相的各种尖端军事装备。美
【1评论】【2点赞】
用户15xxx65
小编知道什么是半自动吗?还拉一下打一下![抠鼻]
天意人生
56半自动步枪是扣一下连射五发,不是你说的拉一下打一发,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