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 10 月,一名记者流着眼泪为一位抗日将军拍下了最后的遗容,这名抗日英雄是杨杰将军,而他临死前说了一句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的口号,鼓励众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与阵地共存亡。 那会儿杨杰是第 13 军第 89 师 529 团的团长,部队正守在河北固安的阵地上。日军的飞机大炮跟疯了似的往阵地上砸,泥土混着弹片溅得老高,战士们趴在战壕里,能闻到空气中烧糊的血腥味。 战壕里的战士们耳朵早被炮声震得嗡嗡响,可杨杰将军的声音穿透了这嘈杂,像根铁钉子扎在每个人心里。有个十七八岁的小兵,脸吓得发白,手指攥着步枪杆直抖,杨杰路过他身边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小兵后来跟人说,将军的手糙得很,带着枪茧子,可那一下拍过来,心里头那点慌竟压下去了。 日军一轮轰炸停了,紧接着就是黑压压的步兵往上冲。杨杰拎着枪站在战壕最前头,喊着 “跟他们拼了”,第一个跳出去开枪。战士们见团长这样,也都红了眼,忘了怕,端着枪就往前冲。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身边不时有战士倒下,可没人往后退一步 —— 将军说了,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阵地在人就在。 后来杨杰被流弹击中,倒在泥土里。他身边的警卫员想把他往后挪,他摆摆手,还直着脖子往日军来的方向看,嘴里断断续续地念着 “守住…… 守住……” 直到没了声息。那记者就是这时候挤到前线的,看到倒在血泊里的杨杰,看到周围还在拼命厮杀的战士,眼泪根本忍不住,举起相机拍下了那张照片。 现在再看那段故事,总觉得心里发堵又发烫。发堵的是那会儿咱们的战士打得太苦,一条条鲜活的命就这么扔在阵地上;发烫的是杨杰将军那句口号里的硬气,是咱们中国人不管多难都不肯低头的劲儿。这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啊,这是拿命堆出来的骨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7年10月,一名记者流着眼泪为一位抗日将军拍下了最后的遗容,这名抗日
海边观潮客
2025-08-22 00:27:25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