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甚至还做起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与欧洲之间的中间协调人。美

非常盘点中 2025-08-19 18:45:46

美国现在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甚至还做起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与欧洲之间的中间协调人。美国自己说的很好听,还说是为了和平,但是一个谁也无法忽略的现实,就是挑起这场战争最大的主谋,本身就是美国。 如今欧洲深陷战火泥潭,乌克兰沦为棋子,而真正的操盘手却躲在幕后数钱。2014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乌克兰政权更迭,亲手扶植亲西方政府,为俄乌矛盾埋下定时炸弹。 此后十年间,美国持续向乌克兰输送价值超 1700 亿美元的武器,从 “标枪” 反坦克导弹到 “海马斯” 火箭炮,这些装备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把冲突拖入持久战。 更关键的是,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直接触碰俄罗斯红线 —— 俄方多次警告,乌克兰加入北约将打破战略平衡,而美国却将这种安全关切视为 “过时的冷战思维”。 欧洲的尴尬处境正是美国战略的副产品,欧盟耗费 8000 亿欧元推进 “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却发现自己的军工体系早已深度嵌入美国供应链 —— 近三分之二的军事采购依赖美国,178 种武器系统因标准不统一无法协同作战。 当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忙着扩产弹药时,法国却因库存不足被迫从以色列购买炮弹。这种 “防务拼图” 现象,让欧洲在安全上始终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附。 8 月 18 日的白宫会晤,将这场博弈的荒诞性推向高潮。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面时反复强调 “以实力求和平”,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乌克兰军队的炮弹产量仅为俄军的十分之一,西方援助的 F-16 战机尚未形成战斗力,而美国承诺的安全保障仍停留在纸面上。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宣称 “为和平努力”,一边批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 4 亿美元的额外军援,这种 “递刀劝和” 的操作,让欧洲领导人看得目瞪口呆。 美国的经济算盘同样打得精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出口量激增 1.5 倍,每艘运输船可赚取 1.5 亿美元暴利。 能源巨头雪佛龙与埃克森美孚的股价在冲突期间飙升 40%,而欧洲工业却因能源成本暴涨陷入衰退 —— 德国巴斯夫集团关闭路德维希港工厂,法国铝业巨头敦刻尔克电解铝厂宣布减产,这些都成为美国能源霸权的注脚。 乌克兰的 “投降论” 看似荒谬,实则折射出残酷现实。当泽连斯基在白宫恳请更多援助时,俄方已控制乌克兰五分之一领土,且战场优势持续扩大。 对乌克兰而言,继续抵抗意味着国土进一步沦丧;而投降并联合俄罗斯反攻欧洲,虽能换取短暂喘息,却将彻底葬送国家主权。这种绝境,正是美国长期拱火的必然结果。 欧洲的觉醒来得太晚,当马克龙在白宫呼吁 “欧洲应主导谈判” 时,特朗普却打断他的发言,执意与普京通电话敲定会晤细节。 这种 “美国点菜、欧洲买单” 的模式,在能源、防务、外交等领域反复上演 —— 欧盟为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支付三倍溢价,为美国的军售计划分摊成本,最终却发现自己的安全命运仍攥在华盛顿手中。 历史终将证明,这场冲突的最大输家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乌克兰,而是那些曾天真相信 “美国会保护欧洲” 的国家。 当欧洲政客们在布鲁塞尔争吵不休时,美国军工复合体正通过军售赚取暴利,能源巨头正通过高价天然气收割欧洲财富,而普通民众则在通胀飙升中艰难度日。 或许正如奥地利地缘政治学家韦利娜・恰卡罗娃所言:“当欧洲人学会用卢布买天然气时,他们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战略自主。” 但此刻,留给欧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