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板文字翻译成汉语,你见过吗? 泥板文字发展到第三王朝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词汇

錢于晋 2025-08-17 09:42:24

泥板文字翻译成汉语,你见过吗? 泥板文字发展到第三王朝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词汇量越来越高,表达方式也已经丰富,这时开始出现文学作品,形式多样,长篇如史诗,最短如谚语。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谜语,来自发表于中国学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为防止有伪史论者对原作者进行非正常攻击,这文章的具体情况我就不介绍了。 大家看这张图,左侧是泥板文字摹本,左侧是摹本的汉语翻译。 对于泥板文字的研究,考古者首先是对泥板进行修复整理,最难的是碎片严重的泥板,要经过懂得泥板文字的人很长时间才能拼接出来,现在已经发掘出来的泥板还有大量的碎片没有拼接出来呢。接下来就要制作出原泥板文字的摹本,以供更多的人研究和破解。现在如果学习亚述学,已经可以直接学习一些种类的楔形文字了,这当然要感谢二百多年来无数学者在破解楔形文字方面所做的艰辛努力。 亚述学在中国部分高校是有相关专业的,虽然学生数很少,有的甚至读着读着改了专业,还有的毕业以后却没有从事和亚述学有关的工作,但总还是有一些人坚持下来了。而且中国的亚述学领域也是有很多顶尖的人才的,这些人在国际亚述学领域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当代的亚述学已经摆脱了西方的掌控,成为了世界性的学科,特别是在西亚地区,涌现出了很多亚述学专家。这也说明西亚那些国家的学者已经树立起了重现古两河流域文明荣光的责任感了。 下面这则谜语的谜面是前五句,谜底是最后一句。从这则谜语可知,泥板是要放在专门的一个房子里的,可以说成是泥板仓库,称为泥板屋。图中把泥板译成“泥版”,这是曾经一度在汉语中的通行翻译,现在已经改为泥板了。为什么这么改呢?因为版这个字很可能让人误会,以为泥板是印版呢! 作者的翻译很有水平,用了骚体很有古雅之气,用中国的古老体裁来翻译古老的楔形文字。虽是一则谜语,却译得妙趣横生。第一句说明泥板屋的建筑特征(有基柱),第二句说明泥板文书在保存时会放在罐里,第三四句很有意思,里面光线昏暗,所以双目闭,而从里面出来后就明眸开了,光明重现了!同时也可以比喻进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出来之后因为有了收获,就什么都明白了!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錢于晋

錢于晋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