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10月,朱元璋的女婿梅殷入朝觐见朱棣,行至半路,遇到了锦衣卫谭深、赵曦

帝王八卦 2025-08-16 14:39:42

1405年10月,朱元璋的女婿梅殷入朝觐见朱棣,行至半路,遇到了锦衣卫谭深、赵曦。过桥时,梅殷被二人挤下河溺死。 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从子,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迎娶了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成为大明王朝最受信任的驸马之一。 洪武晚年的朝堂暗流涌动,太子朱标病死后后,他的儿子朱允炆被朱元璋定为皇太孙。 朱元璋深知自己分封的藩王个个手握兵权,对皇太孙构成潜在威胁,于是精心为孙子布置了防线。 在众多文臣武将中,朱元璋特别选中梅殷作为托孤重臣,授予他 丹书铁卷。 朱允炆登基后,迅速推行削藩政策,梅殷则以驸马都尉的身份镇守淮安,节制淮河流域的军政大权。 之后朱棣以 “清君侧” 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当燕军抵达淮安城下时,朱棣曾派使者面见梅殷,要求借道南下。梅殷以 “太祖遗命,守土有责” 为由严词拒绝,让使者回去传话:“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 这番举动彻底激怒了朱棣,但淮安城防坚固,燕军久攻不下,只能绕道扬州。 建文四年(1402 年),燕军最终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场皇权更迭让梅殷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他既是朱元璋钦定的顾命大臣,又是坚决抵抗朱棣的核心人物,如今旧主失位,新帝登基,如何自处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朱棣进入南京后,并没有立刻对梅殷动武。一方面,梅殷手握淮安兵权,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宁国公主是朱棣的亲妹妹,看在兄妹情分上,朱棣也需要做些表面文章。 于是,朱棣派宁国公主亲自前往淮安劝降,公主见到梅殷后,痛哭流涕地递上一封朱棣的亲笔信。 梅殷在淮安城头徘徊数日,最终选择献城归顺。当他回到南京时,朱棣亲自在皇宫门口迎接,假惺惺地说:“驸马辛苦了。” 梅殷却冷冷回应:“劳而无功,徒增惭愧罢了。” 这句不软不硬的话让朱棣脸色骤变,也为日后的杀机埋下了伏笔。 虽然表面上保持着对驸马的礼遇,朱棣对梅殷的猜忌却与日俱增。 不久后,朱棣借机剥夺了梅殷的兵权,只保留其驸马都尉的空衔。此后,梅殷的一举一动都处于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之下。 永乐三年(1405 年)十月,朱棣召集藩王及勋贵议事,梅殷的名字赫然在列。 十月十三日清晨,梅殷从府邸出发,前往皇宫觐见。当行至聚宝门外的笪桥时,遇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锦衣卫指挥谭深和赵曦。这两人是朱棣的心腹,长期负责监视梅殷。 结果在过桥时,梅殷突然掉了下去,被溺死了。 消息传回皇宫时,朱棣正在与内阁大臣议事。听闻梅殷溺亡,他立刻表现出震惊和悲痛,当即下令调查,并命人将梅殷的遗体好生收敛。 然而,这场看似寻常的 “意外” 很快就露出了破绽。 宁国公主发现梅殷的朝服领口有明显的撕扯痕迹,这显然不是意外落水应有的痕迹。公主随即入宫向朱棣哭诉,要求严惩凶手。 朱棣表面上安抚妹妹,暗地里却指示 “秉公办理,勿枉勿纵”。 很快,新的线索出来的,在场的好几个目击者称,当时谭深和赵曦故意挤到梅殷两侧,在过桥时突然同时发力将驸马推下河。 这就将梅殷之死,直接指向了谋杀而非意外。 面对确凿的证据,刑部官员陷入两难。他们既不敢违抗朱棣的暗示,又无法忽视眼前的事实。最终,在案件上报朝廷时,刑部尚书巧妙地措辞:“谭深、赵曦二人护送驸马不力,致其落水身亡,拟处杖刑。” 朱棣大为恼火,下令将谭深、赵曦凌迟处死,并诛其三族。随后,朱棣将锦衣卫指挥使罚俸。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朱棣成功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了锦衣卫身上。 为了安抚宁国公主和朝野舆论,朱棣还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他追封梅殷为 “荣国公”,谥号 “忠靖”,以王侯之礼厚葬。 对于梅殷的子女,朱棣也给予了优厚待遇,其子梅顺昌被封为中军都督府佥事,其女则嫁给了勋贵之后。 梅殷之死的余波一直延续到永乐中后期。朱棣虽然通过铁血手段巩固了皇权,但建文朝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他对建文旧臣的猜忌日益加深,后来甚至制造了 一系列大案,导致永乐朝的政治气氛愈发压抑。 不过,朱棣之后对梅家倒也再未刁难,并且多加关照。梅殷的后代在明朝始终保持着特殊地位。直到明末,梅家仍世袭爵位,成为少数历经数朝而不衰的勋贵家族。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