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死在太空,却被活活气死在地面!美国两名宇航员,因为宇航局的失误,被迫留在太空,

如梦菲记 2025-08-16 14:18:39

没死在太空,却被活活气死在地面!美国两名宇航员,因为宇航局的失误,被迫留在太空,经历了286天的苦难,九死一生终于回到了陆地,结果美国政府每个人只发了1149美元,折合人民币八千块,每天平均下来,一天才只有30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6月,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要进行首次载人试飞,NASA派出这两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登船,希望用一次简短的飞行验证飞船性能。   可飞船刚升空没多久,推进器就接连出问题,姿态控制出现偏差,后续还查出氦气泄漏。   飞船安全性彻底打了折扣,地面指挥部只能让飞船空载返回,而把两名宇航员留在空间站里,原本计划的测试飞行就这样被硬生生拖成了近300天的滞留。   286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失重环境里承受身体的逐渐衰退,威廉姆斯长期漂浮,肌肉严重萎缩,连走路的感觉都遗忘。   威尔莫尔虽然体形没有明显消瘦,但因为体液分布异常,脑袋比之前更大,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心理上的煎熬更难熬,他们每天面对封闭舱室,靠透过舷窗数地球自转来打发时间,维持与家人的联系只能靠视频,长久的孤立感和高压环境让这段经历更像一场生死考验。   生活的窘迫也远超普通人的想象,飞船的故障接连不断,连最基础的设备也不稳定,有一次厕所失灵,连这种最基本的需求都成了折磨。   长达数月的时间,他们既要坚持完成日常科学实验和设备维护,又要忍受环境带来的各种不适,在外人眼里是光鲜的“探索宇宙”,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段漫长的苦役。   地球上的情况同样乱象丛生,波音“星际客机”的技术失误暴露无遗,这艘号称安全可靠的飞船,在最关键的时刻表现得一团糟,NASA也陷入被动,不得不求助于SpaceX的“龙”飞船来救人。   因为龙飞船常规配置只有四个座位,为了腾出位置,美国航天局甚至调整了后续的乘组规模,减少下一批人员,把机会让给了这两名滞留者。   整个过程一拖再拖,救援飞船发射也经历延误,让公众逐渐从同情变为嘲讽,有人质疑,这样的航天管理水平配不上美国自诩的科技强国身份。   终于,在经历近十七个小时的返航飞行后,他们的龙飞船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溅落,全世界都以为故事会迎来一个圆满结尾。   可NASA公布的待遇政策,把本来属于英雄的光环,彻底变成了尴尬的笑谈,按照现行规定,宇航员在空间站期间依然按每周40小时的常规工时发工资,额外补贴只有每天5美元。   换算下来,他们在这段“超长加班”中得到的额外报酬就是1149美元,日均四美元,不如一份普通的兼职工钱。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一片哗然,有人说自己楼下卖煎饼的大妈一天赚得比这多,有人调侃宇宙的尽头果然是打工,也有人感叹NASA的抠门程度连资本家都自愧不如。   公众的愤怒并非只针对数字本身,更是对一种价值排序的失望,宇航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却得到如此敷衍的回应,这让人怀疑NASA是否真的在乎他们的付出。   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折射出制度上的冷漠,航天事业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依赖于人的勇气和牺牲。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长远发展,都必须建立起对航天员的尊重和保障,可美国在这一点上明显失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考量和企业合作上,却把最该呵护的人放在了次要位置。   管理层的失误,最终由执行者承担,外界看到的不是责任感,而是甩锅和算计,反观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背后有一整套周到的支持体系,从健康保障到社会尊重都一应俱全。   这不仅是制度上的不同,更体现出一个国家对待科学探索者的态度,尊重他们,不只是奖励,更是对整个航天事业的投资。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的经历,已经成为美国航天史上最尴尬的事件之一,他们没有死在太空,却被回到地面的现实气得无语,他们用生命和意志撑过286天的极限考验,换来的却是一天三十元的“认同感”。   这样的荒唐处理方式,不仅让两位宇航员心寒,也让无数人对美国航天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探索星辰大海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对英雄的体面和尊严,倘若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无法给予,航天梦想最终会被自己亲手消耗殆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澎湃新闻——两名被困宇航员年薪百万,太空加班9个月,“加班费”每天仅4美元?NASA:符合规定!

0 阅读: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