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刷到条新闻,让我鼻子一下就酸了。河南南阳,女生家境贫穷,靠爸爸一天运2万斤沙袋维持生活,但女生却以690分考入北大临床医学!爸爸在工地知道后,激动得无语伦次:“闺女真争气!在苦再累都值得!”可是很多网友却泼冷水,说:选错行业了,家境不好不应该学医,周期很长,需要家庭托举,还不如去大厂赚高薪! (来源:大参考) 女孩叫徐欣怡,家里条件很差,但她却很懂事,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从来不与同学攀比物质享受,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与同学们比拼着成绩的高低! 在班级里,徐欣怡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从未参加过一次课外辅导,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在高考中取得了690分的优异成绩。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手中时,徐欣怡第一时间拨通了远在工地忙碌的父亲的电话。 得知这一喜讯的父亲,激动得语无伦次:“闺女,爸为你感到无比的高兴和骄傲!这让我太激动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爸再苦再累,只要你过得好,都心甘情愿!” 原来,徐欣怡的父亲在工地从事水泥搬运工作,皮肤被晒得黝黑,每天需要搬运五六车水泥,一车七八十袋,每袋重达四五十斤的水泥,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正是目睹了父亲的辛劳,徐欣怡立志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她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将来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是,有网友说,等你临床医学赚到钱的时候,你父亲可能已经很老很老了。不该学医的,真的选错了,要回报父母学医时间太久了,选个哈工大,中科大,国防科大的工科专业毕业了家庭就马上好转了,医学你需要慢慢熬,还要家里托举! 也有网友说,北大学生多了去了,医生这种行业没背景要熬多久,你以为全世界就你一个天才?穷人家的孩子不要选临床,5年本科还要加研究生还有3年规培30岁还不能挣钱,应该学最热门挣钱的专业,减轻家里的负担! 还有网友说,穷人家的孩子学医,这老爸至少还得吃十年苦头!看似是熬出头了,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困难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觉得这女孩考上了临学方面的需要很多钱就学,而且回报慢。但我想说,大厂虽然高薪诱人,可35岁后的裁员风险却高达30%以上,相比之下,医生职业则是越老越吃香,两者的回报曲线截然不同。 徐欣怡上了大学后,还可以申请贫困生补助、奖学金等,办法总比困难多。最重要的是她想不想去学医,孩子喜欢比什么都强,不喜欢也学不进去,明白? 我们不能以狭隘的眼光看待年轻人选择医学的道路。北大医学部虽不及协和医学院那般顶尖,但即便是本科毕业,回河南在县一级甚至乡一级医疗机构工作,也完全不愁找不到饭碗。 而且父亲再为孩子付出十年,改变她的一生命运,绝对是值得的!一旦徐欣怡成为医生,那将是她家庭命运的转折点。 从此,她的父母将受到邻里乡亲的尊敬与羡慕,她的后代也将不再像她一样经历生活的艰辛。 普通人的算盘往往最为朴素:再用14年的寒窗苦读换取一辈子的稳定与安宁,这比赌上35岁后的裁员风险要踏实得多。 2万斤沙压弯了父亲的脊梁,却压不垮他对女儿未来的希望;690分的高分点亮了徐欣怡的前程,也照亮了整个家庭的未来。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太多人追求短期的利益与速成的成功,却忽视了长期的价值与稳健的成长。 但是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的风光无限,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追求梦想,用汗水与智慧铺就一条通往幸福与尊严的道路。 那些嘲笑学医回报慢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慢工出细活,稳扎稳打才是人生最智慧的抉择!#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在长沙街头,有这样一家人的故事,狠狠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80后父母全职送外卖
【5评论】【13点赞】
旺20
劝人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