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上海,一对夫妻开车带子女出行,期间妈妈喊2岁儿子没回应,她也没在意,结果过了一会儿,才发现5岁女儿的座位,压到了2岁儿子的头,儿子则趴在座位下,等她发现时,儿子已经没了呼吸。夫妻俩一气之下,将车企座告上法院,认为座椅存在设计缺陷,要求赔偿200万!法院判了! 2023年5月,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商务车的座椅上,却没能驱散随后笼罩这个家庭的阴霾。 宗家的两个孩子在后座各自忙着自己的事,5岁的姐姐觉得座椅碍事,伸手去够调节杆时,指尖的力度没人在意。 第三排的小男孩正盯着手机屏幕,没察觉到头顶的座椅在一点点下沉。 他或许以为是姐姐在跟自己玩闹,伸手想去拉前排的衣角,可这点动静没能传到前排——父亲握着方向盘注视着路口的红灯,母亲的目光停留在手机屏幕上,车厢里只有发动机轻微的震动声。 直到母亲偶然抬眼,才发现女儿那边的座椅低得反常。 回头的瞬间,她看见儿子的头被死死夹在座椅与车厢之间,小小的身体蜷缩在阴影里。 车门被猛地拉开时,空气里只剩下慌乱的呼喊,可那个两分钟前还在咿呀叫着的孩子,已经没了声息。 医院的诊断书后来写着“缺氧缺血性脑病”,这行字成了父母余生都抹不去的刺。 不久后,法院的传票送到了汽车公司。 宗家夫妇认为,要是座椅能在碰到东西时自动弹回,要是调节按钮旁的警示再显眼些,孩子就不会没了。 他们要求200万赔偿,觉得这是车企该负的责任。 法庭上,车企的律师摊开了厚厚的文件。 检验报告显示,这辆车2021年出厂时各项指标都过了关,手册里用黑体字印着“儿童必须使用安全装置”,甚至附了示意图。 “我们做了该做的,”律师说,“总不能让车来替家长看孩子。” 法官敲下法槌时,判决里写着,车企尽到了提醒义务,责任在监护人没看好孩子。 这个结果在网上掀起的波澜,比法庭里的争论更嘈杂。 有人说,两岁多的孩子坐第三排玩手机,本身就是大人的错; 有人念叨,现在的车能不能设计得再机灵点,碰到活物就停下; 还有人翻出自己车的手册,才发现崭新的纸页上全是关于安全的提醒,只是从来没被翻开过。 其实车里的每个按钮旁都藏着风险,就像路边的坑洼,总得自己留神避开。 孩子的手小,好奇心大,碰到什么都想按按试试,这时候大人的眼睛就得像探照灯,哪儿有动静就照向哪儿。 那场悲剧后,宗家的车停在车库里再没怎么动过。 座椅调节杆上落了层薄灰,仿佛还在等着谁去扳动。 只是再也不会有个小男孩,在第三排等着姐姐回头跟他玩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广州日报2025年08月14日关于《夫妻驾车带两子女出行 2岁儿子车内意外窒息身亡 夫妻将车企告上法院要求赔偿200万元 法院判决驳回诉求》的报道
离了个大谱!上海,一对夫妻开车带子女出行,期间妈妈喊2岁儿子没回应,她也没在意,
一叶知大事
2025-08-15 12:24: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