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场主在电视节目上哭喊说,如果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美,他们要在明年破产。   密

一叶知大事 2025-08-15 11:24:43

美国农场主在电视节目上哭喊说,如果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美,他们要在明年破产。   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仓库里,金黄的大豆堆到了天花板。   爱荷华州农场主马克踩着梯子清点库存时,靴底沾着的豆粒簌簌往下掉。   几个月前,他还在电视镜头前红着眼圈说,如果中国不再下单,明年春天就得把祖上传下来的土地挂牌出售。   这不是孤例。   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报表上,2025年第一季度的大豆库存数字刺眼——19.1亿蒲式耳,足够填满320万个标准集装箱。   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电子屏上,每蒲式耳9.85美元的报价,比去年同期跌了近两成,连支付化肥钱都显得紧张。   事情的转折始于中国海关的一纸公告。   对美大豆加征的关税叠加后,到岸价瞬间比巴西大豆高出15%。   广州港的调度室里,操作员们盯着实时比价系统,当数字跳破临界点的那一刻,鼠标轻点就完成了供应商切换。   今年前5个月,巴西货轮靠港次数比去年多了48次,卸载的3.8万吨大豆在28小时内就能转运到华南的饲料厂。 巴西农民在这场变局中笑得合不拢嘴。   马托格罗索州的庄园主们连夜开垦荒地,拖拉机履带碾过亚马逊边缘的草地,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公顷。   中粮集团援建的智能粮仓里,传感器实时监测着13.5%的含水率,区块链芯片给每颗豆子都刻上了"身份证",扫码就能看到具体来自哪块农田。   美国农场主们尝试过自救。   明尼苏达州的合作社组织了代表团去越南考察,却发现当地加工厂的榨油设备都是中国造,连滤油布都得从广东采购。   俄亥俄州有人改种黑麦,播下去才发现土壤pH值不匹配,发芽率不足三成。   密苏里州的农机经销商把去年没卖出去的联合收割机喷上了新漆,可停车场里依然停满了积灰的存货。   华盛顿的政客们似乎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农业部推出的280亿美元补贴,分摊到每个农场主头上不过几千美元。   当欧盟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时,国会山的听证会上还在争论是否要继续提高对华商品税率。   中国东北的黑土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黑龙江的智能温室里,LED灯发出的红光穿透雾气,照射在饱满的豆荚上。   农业技术员调整着二氧化碳浓度,让国产大豆亩产突破500斤。   深圳实验室的反应釜里,玉米秸秆正在转化成蛋白粉,装袋后贴上"国产"标签,在电商平台上月销能破十万单。   巴西桑托斯港的变化更具深意。   中国工程师改造的自动化码头,让货轮卸货效率提升40%。   原本要排队一个月的货轮,现在三天就能完成装船。   美国大豆协会的月度例会上,主席摊开的报表显示会员数量在减少。   那些退出的农场主,有的转去开长途卡车,有的在镇上的沃尔玛当起了仓库管理员。   35岁以下的从业者里,1/3的人在调查问卷上勾选了"考虑彻底离开农业"。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4月20日关于《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近400家美国牛肉商被挡,巴西向中国毛遂自荐》的报道

0 阅读:0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