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东垣的阴火论看现代脾胃病李东垣的阴火论看似源于金元乱世,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

美倩谈健康 2025-08-14 18:34:10

从李东垣的阴火论看现代脾胃病

李东垣的阴火论看似源于金元乱世,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现代脾胃病的核心症结。

其核心逻辑清晰:脾胃气虚是本,阴火上冲是标;而劳役过度、饥饱失度、精神紧张,正是耗伤脾胃正气、引发阴火的关键诱因。这一理论放到今天,与现代脾胃病的成因和表现竟高度契合。

现代社会虽无战乱之苦,却处处藏着损伤脾胃的陷阱。

996的加班、熬夜的内卷,是新时代的劳役过度,持续消耗脾胃气血;

外卖的重油重辣、三餐的饥一顿饱一顿,是隐形的饥饱失度,打乱脾胃腐熟运化的节奏;

职场的焦虑、生活的压力,是挥之不去的精神紧张,直接扰乱脾胃气机升降。

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如同慢刀子,一点点耗损脾胃正气——当脾胃气虚,无法固摄体内阳气,原本该温养脏腑的正气便会变成虚火上冲,形成李东垣所说的“阴火”。

于是,现代脾胃病的诸多症状都有了阴火的影子:

有人饭后胃胀不消化,却总觉得口干、喉咙冒火(气虚运化无力,阴火上扰咽喉);

有人频繁反酸、烧心,却伴有四肢乏力、吃冷食易腹泻(脾胃虚寒为本,阴火逆冲为标);

还有人长期便秘或腹泻交替,却同时失眠、烦躁、口腔溃疡反复(脾胃气虚失运,阴火扰心伤津)。

这些看似矛盾的表现——既有脾胃虚弱的寒象,又有上火的热象,本质上正是脾胃气虚、阴火上冲的现代演绎。

李东垣的启示在于:治现代脾胃病,不能只盯着灭火或止痛。

就像他用补中益气汤补脾胃、升阳气以降阴火,现代人调理脾胃也需回归治本。即少一点透支身体的劳役,多一份按时吃饭的规律,减一些内耗心神的焦虑,从生活习惯上给脾胃补气;必要时辅以健脾益气、升阳降火的调理,让脾胃正气足了,阴火自然失去依托,那些反复的胃胀、反酸、烧心、乏力等问题,才能从根源上得到缓解。

说到底,李东垣的阴火论从未过时。它提醒我们:脾胃的健康,永远与生活方式的张弛与节度紧密相连;想要熄灭现代脾胃病的阴火,先给疲惫的脾胃一份稳稳的正气。

0 阅读:45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