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周总理访问埃及,大使陈家康的夫人给周总理洗衣服时,突然脸色大变,怒气冲冲的去找丈夫:给我笔钱,我要给周总理买三件新衣服! 周恩来生于1898年江苏淮安,从小家境一般,早年去天津南开学校念书,那时候就接触新思想。1917年他东渡日本留学,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投身五四运动,在天津组织觉悟社,推动学生抗议。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加入中共欧洲支部,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国民党一大筹备。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随后参与广州起义,在党内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进入江西苏区,任红军总政委,与毛泽东合作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至1935年长征中,他协调军事行动,确保部队渡过湘江和金沙江。抗日战争时驻重庆,推动国共合作,代表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争取国际支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主持国家行政和对外事务。他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亚非团结。1963年12月率团访问埃及等非洲国家,开启中非友好合作新阶段。 陈家康1913年生于湖北广济县,早年投身革命。19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担任联络任务。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外交部,1956年起任驻埃及大使,推动中埃关系发展,同时兼任驻也门公使。1961年至1965年在开罗主持使馆事务,协调周恩来访问事宜。他的妻子徐克立早年参加妇女运动,随夫驻外,协助使馆后勤。周恩来生活节俭有名,从不讲究排场。出访时总带旧皮箱,里面装旧棉被、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棉被绿平纹布面、白粗布里子,夹薄棉絮,因为不习惯宾馆柔软被褥,也不愿麻烦别人。衣物破旧,内衣裤补丁摞补丁,袜子磨透脚掌处,每周缝补。睡衣建国初期那件,棉绒磨光,后背薄如蝉翼,从小洞补到大窟窿,整片更换后又继续补。 1976年病危时嘱咐销毁住院衣物,侄女周秉德恳求邓颖超,才留下布满204块补丁的睡衣,有的用旧口罩纱、破毛巾缝,内层补丁更多。三双袜子补丁厚实,警卫练就针线活。后来换耐磨尼龙袜,只因省线钱。毛巾用到透光,从中间剪开,缝结实布头继续用。擦脚巾废弃纱布拼接,说这样吸水好。内衣裤最需保密,出访不送宾馆洗衣房,怕洗衣机搅碎或拍照曝光。由使馆女同志手洗。1964年访马里,大使夫人赖亚力清洗时看到千疮百孔,边洗边落泪。 周恩来注重仪表,中山装烫笔挺,皮鞋锃亮,头发整齐,每日刮胡子。认为衣着整齐是对人尊重,即便在家不解衣扣。开国大典前定制礼服,拒绝进口呢料,用国产上海法兰绒和青色粗呢做两套正装中山服,蓝咔叽布做春秋装,普通灰布做夏衣,衬衣衬裤白棉布。手表要国货,初期配瑞士劳力士,他感叹何时戴国产。上海生产手表后,自费买120元上海牌,出席外交场合。日常着装极节俭,几套中山装反复缝补,一双皮凉鞋1954年穿到1976年只换底。担任总理27年,添置新衣少。衬衣领口袖口整洁,内里补丁遍布。1963年访亚非欧14国到埃及,大使夫人徐克立打开行李箱震惊,含泪责问卫士衣服这么破还不换。得知周恩来坚持,她自费买三件新衬衣。周恩来婉拒,说还有衣服穿。她塞给卫士成元功备用,最终三件原封退回。在他影响下,随行人员出访不花外汇购物。60年代初至70年代,十年未添新衣。1971年接待基辛格和尼克松,才做一套法兰绒中山装,也是临终穿着那套,边缘磨毛边。
1963年周总理访问埃及,大使陈家康的夫人给周总理洗衣服时,突然脸色大变,怒气冲
小博大史
2025-08-13 09:25:48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