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00多年里,义慈惠石柱前曾来往过多少人
赵范王怀恩漫
2024-10-19 01:58:49
小众旅行地
1961年3月4日,义慈惠石柱被立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在人民尚未解决温饱的60年代,在河北定兴一个偏僻的村落里已经站立了1400年的这尊石柱提醒着中国人走过的兴衰历史和漫长的悠悠岁月。
📖义慈惠石柱为何而建
北魏孝昌末年,因朝政昏庸腐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军奋起反抗。孝明皇帝亲征镇压打败义军,但北魏已是穷途末路,于561年宣告灭亡。
义军战败后,尸横遍野,当地民众捡拾残骨,合体埋葬,并木柱以作纪念。
后北齐建立,于562年改木柱为石柱,刻颂文,取名“标异乡义慈惠石柱”,在柱身上刻约3400余字的《标义乡义慈惠石柱颂》,记叙起义,葬骨和立柱的经过。
📖文物价值
✔️义慈惠石柱高约6.6米,奇特之处在于柱的顶端是一座石雕仿木结构小佛殿
石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与华表、望柱等属于同一类型,但与古代陵墓前的石柱又不相同,它不是某人墓的标志,实际上是一座纪念碑,最早从木柱发展而来,用作标志和纪念之用
✔️石柱并不十分稀罕,但这种把石柱和石屋结合在一起的形制,在建筑史上很罕见
✔️石屋檐下采用平行布椽的椽子也存世稀少,这种布椽方式在我国早期的砖石仿木建筑中较为常见,但现存的唐宋木结构建筑多经后代改造,已无平行布椽存世。目前只有日本还有
✔️义慈惠石柱石屋斗栱为古代建筑结构“单斗只替”最早实物遗存
✔️石屋仿木刻建筑刻出,柱子卷煞收分以及其它手法都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参考材料
因为纪念石柱,在其初建立之时,这里一定有很多义军的亲人或民众来此凭吊,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被渐渐遗忘,这里开始荒草丛生,再无人过问。
1961年当石柱被立为第一批国保之时,这周围也是一片荒凉,但一定也有很多人曾来过,与1400年前的历史和先人打个照面,然后再默默地离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