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聊东野、华野和中野,很少讲西野,总觉得西野最大的功劳就是保卫党中央,使得“

历史洛阳 2024-10-09 12:01:33

我喜欢聊东野、华野和中野,很少讲西野,总觉得西野最大的功劳就是保卫党中央,使得“李得胜”敢于和胡宗南在陕北玩捉迷藏…… 昨晚掰着手指头好好算了一下西野各纵队的战绩,感觉彭大将军的西北野战军与其它三个野战军相比,确实要逊色不少—— 一纵 司令员——张宗逊(1955年上将) 政 委——廖汉生(1955年中将) 下辖两个旅:358旅、独立第一旅 实话实说,在西北野战军这个战斗力相对一般的集团里,一纵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主力358旅,是西野三大主力旅之一,其中的“硬骨头6连”更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一纵拿得出手的战绩首先是参加了延安保卫战,之后,一纵做为主力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的三战三捷。 1947年8月在沙家店战役中,一纵伏击已受重创的胡宗南整编第36师,整整打了两天硬是拿不下来,最后实在无法了,幸好二纵及新编第4旅及时参战,才得以将其歼灭。 这要是换做东野或是华野的纵队,也许只需一天时间就能把整36师吃掉…… 二纵 司令员兼政委——王震(1955年上将) 下辖两个旅:359旅、独立第4旅 二纵的名气在西野七个纵队中排第一,红歌“南泥湾”传唱至今。 二纵的359旅是红6军团的后代,红6军团光上将就出了一大堆,肖克、王震、陈伯均、李达、甘泗淇、彭绍辉等等。 可惜,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差的莫过于359旅了。要不是后来开赴东北,在黑山阻击战中翻了身,说不定1950年就被裁撤了…… 359旅在解放战争中很一般,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开荒开的不会打仗了! 就算扯出当年的南下支队,除了几千人长途转战损失过半以外,确实也看不到有什么亮点。 不过二纵算是非常幸运的了,至今在解放军序列里仍然保留下了自己的种子,而且现在还是新疆军区对印的头号主力师。但如果稍微了解些军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这其实并不是359旅的后代。 也许王震将军也觉得359旅实在只适合种地,干脆继续干老本行开荒得了,于是变成了今天的农一师。 三纵 司令员——许光达(1955年大将) 政 委——孙志远 下辖三个旅:独立第2、第3、第5旅 三纵在西野打过的、稍微著名点的战役只有兰州战役时的夺取黄河铁桥,除此无它。 但三纵有一个大亮点——出了个大将。 四纵 司令员——王世泰 政 委——张仲良 下辖两个旅:警备第1、第3旅 四纵在西野以善打硬仗著称,战功显赫,是西北野战军中的头号王牌。 但王牌一旦摔跤就比别人摔得要惨—— 西府战役中四纵担任侧翼掩护任务,结果王司令员莫名其妙的丢下友军擅自撤退,导致教导旅和野司机关被马家军包了饺子,虽然损兵折将,但幸好突围成功,否则真就要重蹈当年西路军的悲剧! 战后彭总差点点就要了王司令员的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会小会,四纵被骂了整整一年…… 幸好四纵也算争气,在后来的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中,四纵将功补过,打出了骄人战绩。 尤其是兰州战役,为了打下沈家岭,四纵头号主力31团伤亡过半,团长王学礼牺牲…… 历经数次裁军,四纵至今仍保留了一颗种子11师,11师能保留到今天,靠的就是当年31团洒下的热血! 六纵 司令员——罗元发(1955年中将) 政 委——徐立清(1955年中将) 下辖两个旅:教导旅、新编第4旅 六纵在解放军序列中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了,只留下了一点点种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六纵参加了西野几乎所有的战斗,从延安保卫战开始一直到挺进新疆,六纵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李得胜”在转战陕北期间曾问警卫部队西野哪个旅战斗力最强,结果大家一致公推新4旅,六纵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挺进新疆以后,六纵放下枪杆,去捏锄头,真是可惜了这支劲旅! 七纵 司令员——彭绍辉(1955年上将) 政 委——孙志远(兼任) 下辖两个旅:独立第10、12旅 西野七纵真就是乏善可陈,在山西的时间远远超过在西北的时间,整个解放战争就没有打过什么大仗。 八纵 司令员——姚喆(1955年中将) 政 委——王震(兼任) 下辖三个旅:晋绥第11、14旅、骑兵旅 八纵就是西野嫁出去的女儿,从成立伊始就划归晋察冀军区指挥,隶属聂荣臻司令员麾下,所以本文就不再介绍了。 综上所述—— 西野在解放战争中功绩并不大,虽然解放的土地面积最大,可歼敌数量只是东野、华野的零头。 西野最大的功劳就是保卫了党中央,成功保卫了陕北这块革命圣地。 假如没有西野誓死保卫党中央,“李得胜”又怎么可能从容的留在陕北和胡宗南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0 阅读:13
历史洛阳

历史洛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