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国人,我是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采访时这么说道,引得舆论迅速发酵。[太阳]
钱学森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对钱永健却知之甚少。那么作为一个伟大中国科学家的侄子,也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什么在不被中国人所熟知呢。
钱学森有个堂弟叫做钱学渠,钱永健正是钱学渠的儿子。钱学森和钱学渠的学业之路几乎可以说是同步发展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钱学渠的家庭条件不好,钱学森的父亲就对他们家庭多加帮助,钱学渠只比钱学森小三岁,所以两人经常在一块玩儿。
钱学森的学习一直都很好,钱学渠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偶像来看待,一位钱学森的父亲待钱学渠很好。有钱学森的就必定会有钱学渠的一份。
所以在学业脚步上,钱学渠几乎都是一直在追随钱学森的脚步。钱学森的大学是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渠本来考取的是浙大,为了追随钱学森,便又参加了一次上海交大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之后两人就在一所学校就读。
快毕业的时候钱学森考到了清华大学,并且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公费留学生的资格。钱学渠本来计划在毕业之后去清华大学任教。
在清华大学当老师传授自己所学的知识,也算是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但是钱学森的父亲目光长远,劝导钱学渠也赴美留学。
传授知识肯定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是赴美留学提升自己,把自己变成对国家发展有贡献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为国做贡献。
钱学渠听取了伯父的意见,一同前往麻省理工大学进修。
毕业归国之后,钱学渠选择了国民党icon领导下的工厂。任职工程师,投身于制造行业。但是这条路是坎坷难走的。
钱学渠从事的飞机制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消耗,但是钱款迟迟不到位,后来发现,这些资金被上面的高管贪污了。
钱学渠彻底失望了,便带着妻子来到了纽约发展。在这里他们迎来的他们的儿子钱永健。
钱永健从小身体不好,还有哮喘,所以在空闲的时候几乎不出门玩耍。钱学渠也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儿子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
充满未知的化学实验一下子就吸引了钱永健,变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学习从不停止。林永健icon也非常聪明在16岁的时候就发表的相关论文。
获得成就和名声之后,钱永健也没有放弃学习,就读于哈弗大学,并取得了化学和物理双学位。之后继续前往前桥大学读博士。
凭借优秀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的努力,钱永健在科学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成就和成果。在2008年,成功获得诺贝儿生理学奖。
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则,在美国出生就是美国国籍,从这方面来讲,他是确实美国人,所以他在香港采访时所说出的言论确实没有错。
但是作为一个有中国血脉的人,缺少了我们国人都有的爱国情怀,当然这跟他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从出生开始就在美国成长,钱学渠夫妇回国探亲的时候,考虑到孩子身体不好的原因,也从来没有把孩子带回去过。
对于钱永健来说,中国对于他来说确实是陌生的,对于钱学森伯父的事情了解的也很少,缺乏爱国情怀好像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方面也可以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钱学渠的教导,如果钱学渠很看重孩子的爱国教育,那么林永健长大之后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一切的错误,往前推导,就归咎于钱学渠当时的选择。腐败的国民党政党让钱学渠对自己的国家不再信任。
便忘记了钱学森父亲当时对自己的教导,前往美国,抛弃了自己的初衷,辜负了钱学森父亲对他的教导。
种种原因这才造成了钱永健会在香港说出那样一番言论,我们不能就这么要求钱永健要向他的伯父一样把毕生所学都报效给祖国。
虽然他的言论富有争议,但是他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大家公认的,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注重爱国教育,受到国家教育,培养长大的人才,将来都能为国家做贡献。在每个中国人才展示自己研究成果时,都能骄傲自豪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