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那些事[超话]#“跟洋人打交道,不会说洋文可咋办?”曾国藩的儿子发明了个笨

爱喝可乐的少爷 2023-02-19 14:00:20

#历史那些事[超话]#“跟洋人打交道,不会说洋文可咋办?”曾国藩的儿子发明了个笨办法,帮了外交重臣李鸿章的大忙,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用!

自从19世纪起,英国人开启了工业革命,带领英国率先步入了现代化,野心就不再仅限于小小的英伦三岛,而是大举扬帆远航,试图在全球各处落地生根,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上半叶,彼时的晚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坚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在虎门滩见识到了西方人的坚船利炮,被迫打开口岸通商,清廷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时代抛在了身后。

俗话说,想要击败对手,先得了解对手,要是连英国人的语言都不懂,还怎么进一步“师夷长技”呢?

所以自那时起,清政府之中相对比较有远见的大臣开始主动学习英语,林则徐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能够更高效的学习西方的先进之处,彼时已经年过50的林则徐居然痛下决心,开始自学英语。

可由于当时国内能够掌握英语的人太少,林则徐只得另辟蹊径,派人前去欧洲人聚集的澳门,帮自己购买一些洋人常读的书籍,一边翻着字典,一遍硬着头皮学习认单词。

但读到这里,您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bug,那就是用这种方法学出来的英语,只能读写,不能听说,完全就是个“哑巴英语”。

那么,除了极少数有过留洋背景的贵族子弟外,晚清第一个掌握英语口语的本土人士是谁呢?他叫曾纪泽,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湘军统领曾国藩。

曾纪泽采用的方法,比起林则徐来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注土音”,也就是用咱们本土的汉字来给英文单词注音。

比如,土豆的英文单词是“potato”,曾纪泽就会给它注音为“蒲地桃”,不仅读音像,选用的三个字也恰到好处的描述出了英文的原意,即“长在土里的桃子形果实”。

后来,李鸿章作为晚清的外交大臣,经常会有与各国使节打交道的机会,虽然有专业的翻译人士,但若是自己一句也不会说,似乎也显得他李中堂太过“官僚”,对远道而来的使者不够尊重。

于是,曾纪泽的“注土音”就派上了用处,到了任职后期,李鸿章已经可以用英语说几句寒暄的客套话,跟外国大使做简单的交流了。

其实,在当今的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许多山村孩童最早接触英语时,“注土音”这个方法依然被广泛使用。

不知道你的童年里,有没有用过“布拿纳”和“欧润之”来记忆香蕉和橘子的读音呢?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基础教育资源也在日益丰富,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都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漫漫求学路上少走弯路。

#创作力计划#

2 阅读:1865

评论列表

金阳生·归一

金阳生·归一

3
2023-02-28 09:34

狗头猫腚

用户12xxx38

用户12xxx38

2
2023-02-20 21:46

伐木累

闻熙大朋友

闻熙大朋友

2
2023-02-28 15:24

鼓捣摸你

Fred

Fred

2023-02-26 19:32

古德毛宁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2023-03-01 15:19

曾半圣果然是这样起家的

爱喝可乐的少爷

爱喝可乐的少爷

感谢大家的关注